脑膜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病原体感染(细菌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病毒如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真菌如新型隐球菌)、机体免疫功能因素(儿童免疫系统未成熟、老年人免疫衰退、免疫缺陷人群免疫力低)以及其他因素(颅脑外伤使屏障破坏、医源性因素如神经外科手术和腰椎穿刺操作不当易致病原体侵入脑膜引发炎症)。
一、病原体感染导致
1.细菌感染
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是引起脑膜炎的常见细菌之一。儿童和老年人等人群相对更容易感染。肺炎链球菌可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然后进入血液循环,再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膜引发炎症。例如,在一些免疫力较低的儿童群体中,肺炎链球菌感染呼吸道后,可能会通过血流传播至脑膜,导致化脓性脑膜炎。
脑膜炎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容易传播。该菌感染人体后,会在鼻咽部繁殖,然后侵入血流,最终到达脑膜引起病变。青少年是脑膜炎奈瑟菌感染的高发人群,在学校等集体生活环境中容易出现聚集性发病。
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也可引发脑膜炎,尤其是在婴幼儿群体中较为常见。流感嗜血杆菌可以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然后进入血液循环到达脑膜,导致脑膜炎的发生。
2.病毒感染
肠道病毒:肠道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原体,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肠道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儿童由于卫生习惯相对较差等原因,更容易感染肠道病毒。病毒可经肠道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然后到达脑膜引起炎症反应。例如,在夏季等肠道病毒活跃的季节,儿童感染肠道病毒后,可能会出现病毒性脑膜炎的症状。
单纯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可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常引起成人的脑膜炎,可通过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病毒可经神经轴突逆行至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脑膜炎症。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儿童时期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病毒会潜伏在体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被激活,沿着神经传播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膜炎等并发症。
3.真菌感染
新型隐球菌:新型隐球菌广泛存在于土壤、鸽粪等环境中。人体主要通过吸入含有新型隐球菌的气溶胶而感染,然后真菌经血液循环到达脑膜引起脑膜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等,由于机体免疫力降低,更容易感染新型隐球菌并引发脑膜炎。
二、机体免疫功能相关因素
1.儿童群体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血脑屏障的功能也相对不完善,这使得病原体更容易侵入脑膜引发脑膜炎。例如,新生儿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较高,一些病原体更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膜。而且儿童的免疫力相对较低,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较弱,所以儿童患脑膜炎的风险相对较高。
2.老年人
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功能逐渐衰退,身体的各项机能也有所下降,血脑屏障的功能也不如年轻人完善。同时,老年人可能患有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会进一步削弱机体的免疫力,使得老年人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增加了患脑膜炎的可能性。例如,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病原体的生长繁殖,而且其自身的免疫防御能力下降,更容易发生细菌、真菌等感染引发脑膜炎。
3.免疫缺陷人群
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其体内的CD4+T淋巴细胞被大量破坏,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对各种病原体的抵抗力极低。艾滋病患者容易受到各种机会性感染,包括病原体引起的脑膜炎。此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如器官移植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其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也容易发生病原体感染导致脑膜炎。
三、其他因素
1.颅脑外伤
颅脑外伤会使颅骨与脑膜之间的屏障受到破坏,病原体容易通过破损的部位侵入脑膜。例如,头部受到严重撞击导致颅骨骨折,脑膜也可能同时受损,此时外界的病原体就有机会进入脑膜引发炎症。而且颅脑外伤后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进一步增加了脑膜炎的发生风险。
2.医源性因素
神经外科手术:在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时,如果手术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或者术后护理不当,都可能导致病原体侵入脑膜引发脑膜炎。例如,开颅手术等侵入性神经外科手术,手术创口直接与颅内相通,如果手术过程中消毒不彻底,就容易引起颅内感染,进而导致脑膜炎。
腰椎穿刺等操作:腰椎穿刺等有创操作如果操作不当,也可能将病原体引入脑膜引发感染。在进行腰椎穿刺时,如果消毒不严格,或者穿刺针等器械被污染,就可能导致病原体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脑膜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