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脑炎有神经系统和全身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意识障碍(不同年龄段表现异,有基础病史者恢复难)、抽搐(儿童易惊厥,有癫痫史者发作更频难控)、头痛(几乎所有患者有,性质多样,老年患者易与基础病头痛混淆)、脑膜刺激征(表现多样,婴幼儿表现不典型);全身症状有发热(不同病原体发热特点异,免疫低下者发热不典型)、乏力(各年龄段均有,老年患者加重自理难)、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有,儿童呕吐突出,有胃肠基础病者症状易干扰)。
一、神经系统症状
意识障碍
不同年龄段表现有所差异,儿童可能出现精神萎靡、嗜睡,严重时可陷入昏迷状态。成人则可能从烦躁不安逐渐发展到意识模糊,进而昏迷。这是因为脑炎影响了大脑的高级神经中枢,导致神经传导和功能调节紊乱。例如,一些研究表明,病毒性脑炎时病毒侵犯脑组织,破坏了神经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使得大脑对机体的意识调控功能失常。
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发生神经性脑炎,意识障碍可能会更难恢复,且恢复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脑部功能变化。
抽搐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可能发生。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出现惊厥发作。抽搐表现为肢体不自主的痉挛性收缩,可呈全身性发作或部分性发作。部分性发作可能表现为某一肢体的抽动。这是由于脑炎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了癫痫样发作。比如,在一些神经性脑炎的临床病例报道中,患者脑电图会出现异常的痫样放电波型,提示神经元的异常电活动。
有癫痫病史的患者发生神经性脑炎时,抽搐发作可能会更加频繁和难以控制,需要特别注意预防抽搐导致的意外伤害,如舌咬伤、窒息等。
头痛
几乎所有神经性脑炎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头痛的性质多样,可为胀痛、刺痛等。儿童可能表述不清头痛,但会表现出哭闹、烦躁不安等。头痛是因为炎症刺激脑膜和脑血管,引起脑膜刺激征以及脑血管痉挛等。例如,细菌性脑炎时,炎症因子刺激脑膜,导致头痛较为明显;病毒性脑炎也会因病毒对脑组织的侵袭,引发脑血管的反应性改变而出现头痛。
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可能有头痛相关的基础疾病,如偏头痛等,发生神经性脑炎时头痛症状可能会与基础疾病的头痛混淆,需要仔细鉴别,同时要考虑到老年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和表述差异。
脑膜刺激征
表现为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颈项强直是指患者仰卧,检查者被动屈颈时感觉到抵抗力增强;克氏征阳性是患者仰卧,一侧髋关节屈成直角后,膝关节不能伸直;布氏征阳性是患者仰卧,前屈其颈时发生双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这是由于炎症累及脑膜,刺激脊神经根所致。在结核性脑炎中,脑膜刺激征较为典型,且持续时间可能较长。
对于婴幼儿患者,脑膜刺激征的表现可能不典型,因为婴幼儿的神经系统解剖和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可能颈项强直不明显,但会有前囟饱满等表现,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二、全身症状
发热
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8℃-40℃甚至更高。发热是机体的免疫反应,炎症因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定点升高。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脑炎发热特点略有不同,细菌性脑炎往往发热较为急骤,体温上升快;病毒性脑炎发热相对可能更持续但体温波动相对细菌性脑炎可能稍缓。例如,化脓性脑炎患者体温常呈高热状态,而某些病毒性脑炎初期可能为低热,但随后体温会逐渐升高。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发生神经性脑炎时,发热可能不典型,体温升高不明显,但病情可能更为严重,因为其自身免疫防御功能较弱,炎症反应可能相对隐匿但对机体的损害更严重。
乏力
患者会感觉全身疲倦、无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是因为炎症反应消耗机体能量,同时神经-肌肉功能受到影响。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会出现乏力症状,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减少、嗜睡等。例如,在神经性脑炎的康复期,患者也可能会有较长时间的乏力感,需要逐渐通过康复训练来恢复体力。
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肌肉萎缩、体能下降等情况,发生神经性脑炎时乏力症状可能会加重其生活自理困难,需要加强生活护理和康复支持。
消化道症状
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这是由于脑炎影响了自主神经系统对消化道的调节功能,或者炎症波及到脑-胃肠轴相关的神经结构。儿童患者可能呕吐症状更为突出,因为儿童的胃肠神经调节相对脆弱。比如,一些病毒性脑炎患者在发病初期可能首先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容易被误诊为胃肠道疾病。
对于有胃肠道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胃溃疡患者发生神经性脑炎时,消化道症状可能会与基础疾病的症状相互干扰,在诊断和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避免漏诊或误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