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障碍有异常姿势与运动及伴随症状等表现。异常姿势与运动包括局部性(如眼睑痉挛、Meige综合征、书写痉挛)、节段性(两或两个以上相邻部位局部肌张力障碍同时受累)、全身性(如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伴随症状有疼痛、情绪改变、言语及吞咽障碍,疼痛因肌肉持续收缩致缺血缺氧等,情绪改变与身体不适等有关,言语及吞咽障碍因累及咽喉肌肉影响营养等。
一、肌张力障碍的症状表现
(一)异常姿势与运动
1.局部性肌张力障碍
眼睑痉挛: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相对多见。主要表现为眼脸不自主地频繁抽搐,可逐渐加重,严重时可导致眼睑紧闭,影响视力,患者常需用手将眼睑拉开才能视物。例如一些长期精神紧张、有眼部基础疾病或神经系统退行性变风险的中老年人易出现此类症状,发病初期可能仅表现为眼脸轻微跳动,随着病情进展,跳动频率增加、幅度增大。
Meige综合征:属于节段性肌张力障碍,除了眼睑痉挛外,还可伴有口面部肌肉的不自主运动,如下颌运动异常、撅嘴、缩唇、伸舌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颈部肌肉受累,导致颈部不自主扭转或后仰等异常姿势。其发病与神经系统的多巴胺能系统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精神压力大、过度劳累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有神经系统疾病家族史的人群相对更易患病。
书写痉挛:常见于长期从事书写工作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学生等。主要表现为书写时手及手臂肌肉出现痉挛,导致书写困难,字迹变得扭曲、潦草,严重时可能无法握持笔进行书写。发病与手部肌肉过度紧张、神经肌肉调节功能异常有关,长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过度使用手部进行精细活动等生活方式因素可能诱发该症状,有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或既往手部受伤史的人群发病风险可能增高。
2.节段性肌张力障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部位的局部肌张力障碍同时受累,除了上述提到的眼睑痉挛合并口面部肌肉受累的情况外,还可能出现颈部与上肢肌肉同时受累等表现,如颈部肌肉不自主扭转同时伴有上肢肌肉的异常运动,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如转头、穿衣、拿取物品等都会受到明显阻碍,其症状表现因受累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与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失衡等病理生理过程相关,年龄方面中青年较为多见,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低头、颈部过度劳累等可能是诱发因素。
3.全身性肌张力障碍
扭转痉挛:是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的典型代表,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主要表现为躯干(尤其是脊柱)、四肢及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扭转运动和姿势异常,如患者可能出现颈部向一侧扭转、脊柱侧弯、肢体扭曲伸展等复杂的异常姿势,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无法保持正常的坐立和行走姿势,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其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约半数以上的患者有阳性家族史,神经系统的基底核等部位的病变是导致扭转痉挛的关键,年龄较小的儿童发病时,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和运动功能的正常发展,需要及时关注和干预。
痉挛性斜颈:属于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的一种,主要表现为颈部肌肉不自主地向一侧扭转或倾斜,可伴有颈部疼痛。患者的颈部姿势异常,严重影响外观和日常生活,如无法正常转头、平视前方等。其病因与颈部肌肉的神经控制失调有关,生活方式中长期颈部姿势不良、颈部受伤等可能诱发该症状,年龄上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中青年多见。
(二)伴随症状
1.疼痛:在肌张力障碍患者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局部性和全身性肌张力障碍患者。例如扭转痉挛患者由于肌肉持续痉挛收缩,可导致肌肉疼痛、骨骼肌肉系统的疼痛等,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情绪。疼痛的发生与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收缩状态,导致肌肉缺血、缺氧以及代谢产物堆积等因素有关,对于疼痛症状,需要综合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缓解措施,但要避免不恰当的药物使用指导。
2.情绪改变:部分肌张力障碍患者可能出现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等。这是因为疾病导致的身体不适、生活功能受限等因素影响了患者的心理状态,例如长期受眼睑痉挛困扰的患者,可能因视物不清、外观改变等原因出现焦虑情绪,而全身性肌张力障碍患者由于生活自理困难等情况更易产生抑郁情绪。情绪改变又可能进一步加重肌张力障碍的症状,形成恶性循环,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适当的干预。
3.言语及吞咽障碍:某些类型的肌张力障碍可能累及咽喉部肌肉,导致言语及吞咽障碍。例如Meige综合征累及口面部肌肉时,可能出现言语不清、发音困难,以及吞咽时食物难以顺利通过咽部等情况,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和生活质量,对于此类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饮食的调整,选择合适的食物质地以保证安全进食,同时要积极针对肌张力障碍本身进行治疗以改善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