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硬化是怎么形成的

来源:民福康

脑动脉硬化受血管壁、血液、血流动力学及其他等多因素影响,血管壁因素有内皮细胞损伤(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影响)和基底膜改变(受代谢、疾病影响);血液因素包括血脂异常(脂质成分、年龄性别相关变化)和血液流变学改变(红细胞聚集性增加、血小板功能异常);血流动力学因素涉及血压波动(高血压、低血压影响)和局部血流改变;其他因素有遗传因素(家族遗传倾向)和炎症反应(多种炎症因子参与)。

一、血管壁因素

(一)内皮细胞损伤

1.年龄与性别影响: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逐渐衰退,女性在绝经前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内皮细胞损伤相对男性较轻,但绝经后这种保护作用丧失,内皮细胞损伤风险增加。例如,研究发现老年人群中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发生率高于中青年人群。

2.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吸烟会导致尼古丁等有害物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香烟中的焦油等成分会使氧自由基增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脑动脉硬化风险;高脂饮食会使血液中脂质沉积在内皮细胞下,进一步损伤内皮细胞,引发炎症反应等,促进脑动脉硬化形成。

(二)基底膜改变

1.代谢因素: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影响血管基底膜的代谢,导致基底膜增厚、弹性降低等改变。高血糖会使葡萄糖与蛋白质发生非酶糖化反应,影响基底膜的结构和功能,从而为脑动脉硬化的形成创造条件。

2.疾病因素:高血压患者长期血压升高,会对血管壁产生机械性压力,导致血管基底膜增厚、变性等,影响血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促使脑动脉硬化发生发展。

二、血液因素

(一)血脂异常

1.脂质成分影响: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脑动脉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例如,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LDL-C水平每升高1mmol/L,脑动脉硬化的发病风险增加相应比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水平降低也与脑动脉硬化相关。

2.年龄与性别相关变化:在中青年时期,男性和女性血脂水平差异相对较小,但随着年龄增长,男性和女性的血脂代谢特点逐渐显现差异,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更容易出现血脂异常,尤其是LDL-C升高和HDL-C降低的情况更为常见。

(二)血液流变学改变

1.红细胞聚集性增加:某些疾病状态下,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红细胞的聚集性会增加,导致血液黏度增高。血液黏度增高会使血流速度减慢,血管内的剪切力降低,有利于脂质等物质在血管壁沉积,促进脑动脉硬化形成。例如,研究发现脑动脉硬化患者的全血黏度往往高于正常人群。

2.血小板功能异常:血小板活化后会释放多种活性物质,如血栓素A2等,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同时也会参与炎症反应和血管内膜的损伤过程。在脑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血小板功能异常起到一定作用,尤其是在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中更为明显。

三、血流动力学因素

(一)血压波动

1.高血压的影响:长期高血压会使血管壁承受过高的压力,导致血管内膜损伤、平滑肌细胞增殖等,进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升高,都与脑动脉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例如,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动脉硬化的概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人群。

2.低血压的潜在影响:虽然低血压本身不一定直接导致脑动脉硬化,但在某些情况下,如老年人长时间低血压,可能会导致脑灌注不足,使血管内皮细胞处于相对缺氧状态,也可能间接参与脑动脉硬化的形成过程。

(二)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脑动脉硬化的关系

1.局部血流改变:当血管出现狭窄等病变时,局部血流会发生改变,如血流速度加快或减慢、血流紊乱等。血流速度减慢会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而血流紊乱会产生湍流,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脑动脉硬化的发展。例如,颈动脉狭窄患者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明显,更容易发生脑动脉硬化相关的缺血事件。

四、其他因素

(一)遗传因素

1.家族遗传倾向:某些遗传性疾病会增加脑动脉硬化的发病风险,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这类疾病往往存在特定的基因缺陷,导致脂质代谢异常,从而使个体更容易发生脑动脉硬化。如果家族中有脑动脉硬化或相关脂质代谢异常疾病的患者,个体患脑动脉硬化的风险会高于普通人群。

(二)炎症反应

1.炎症与脑动脉硬化的关系:多种炎症因子参与脑动脉硬化的形成过程。例如,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标志物水平升高与脑动脉硬化密切相关。炎症反应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单核细胞黏附于血管壁并迁入内膜下转化为巨噬细胞,吞噬脂质形成泡沫细胞等,逐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中,炎症反应的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上炎症反应是脑动脉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代谢疾病,是由于体内脂蛋白代谢异常引起的,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总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肾小球动脉硬化的治疗方法?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病人现阶段是肾小球动脉硬化的问题,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一般是由于肾小球内供血不足导致肾小球硬化。导致这种情况的病因比较多,多见于各种肾脏疾病治疗效果欠佳,或者病情迁延较长者,病情进展中末阶段就会成为肾小球硬化的问题。治疗的方法一般是采取激素加细胞抑制剂加抗凝药物进行治疗,此外还要注意对症治疗。
心脏主动脉硬化严重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脏主动脉硬化常见于长期高血压控制不良者以及人体的自然老化,其严重程度取决于主动脉硬化的程度。当主动脉硬化诱发血管扩张以及血管夹层等血管并发症时,会影响患者头部、上肢、颈椎等部位的血液供应,病情相对较为严重;当主动脉硬化处于一定的范围以内,未诱发其他并发症,则可通过积极用药或者其他治疗控制其进一步发
双侧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严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具体的严重程度要看斑块的多少,大小,以及动脉中膜的厚度。表现出颈动脉硬化伴斑块是发生了动脉的粥样硬化,颈动脉可以反映全身动脉的硬化情况。经过颈动脉可以对全身的情况进行评估。虽然颈动脉有斑块,但并未影响血流,因此颈动脉暂时不需要干预,如果你血脂偏高,建议结合医生使用降血脂药物。
双侧颈动脉硬化伴斑块严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双侧颈动脉硬化伴随斑块形成是比较严重的,因为颈动脉是主要给脑组织进行供血的,如果颈动脉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表现出了颈动脉的狭窄或者是闭塞,就会造成脑组织供血不足,表现出头晕、头痛的症状;有的患者甚至会表现出脑梗死,造成一侧肢体的偏瘫,肌力下降,肌张力升高,视物不清,伸舌偏,而且会造成不能说话的
眼底动脉硬化是怎么回事?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眼底动脉硬化一般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表现出老年性动脉硬化,而表现出的这种情况,属于生理性的,不用治疗,因为他动脉壁的弹力和基层会逐渐失去弹性,因此会发生退行性的病变。若是因为高血脂,高血压或者是全身性的其他疾病表现出的眼底动脉硬化,可能会合并眼底视网膜的一些病变,会表现出视
什么叫动脉硬化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动脉硬化表示身体逐渐衰老,需要注意动脉硬化存在的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动脉硬化是身体内的血管弹性变小了,人身体内的血液主要是依靠脉搏以及血管弹性来流动,失去血管弹性后,没办法再维持血管形状,血液没法畅通流动,因此致使器官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
动脉硬化是怎么回事?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主动脉硬化是怎么回事”,这种说法比较通俗,指向性不明确,可以从两个方向理解:其一,主动脉硬化是什么;其二,主动脉硬化是怎么造成的。主动脉硬化是主动脉粥状硬化的简称,是切实发生在病人主动脉内部的一种器质性病变。此类病人的动脉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使其管腔内面表现出了“血脂斑块”,管壁逐渐增厚、变硬。主
动脉硬化斑块怎么清除?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动脉硬化斑块很难消除,需要规律生活习惯以及药物控制,使其稳定不脱落,不进一步扩大就好了。生活方面要低盐低脂饮食,少食用盐,少食用脂肪和甘油三酯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蛋黄,动物内脏等。此外一旦形成斑块,稳定斑块非常重要,避免斑块脱落发生血栓,因此需要根据具体血脂的情况来选择用药,血脂当中高密
冠状动脉硬化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病变程度不严重的病人主要使用药物治疗,如硝酸酯类药物、抗血小板类药物等。如果冠状动脉狭窄,累及范围比较局限的话,使用支架植入治疗。还有一种是冠状动脉搭桥术,一般利用大隐静脉等来搭桥。
动脉硬化的早期信号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对于动脉硬化的早期症状,临床上比较多见的有头晕、眩晕、视物模糊等,若病人还合并一些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则有可能还会表现出胸闷、气短、心慌、肢体麻木、肢体无力等不适。当病人表现出上述症状时,建议至医院进一步行脑CT、心脏彩超、颈部血管超声等相关检查。
动脉硬化有什么症状
汤哲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动脉硬化本身一般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因为动脉硬化是由于血管病变而产生的血管疾病,血管疾病本身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动脉硬化所引起的所供血的器官或者组织发生了病变以后,会产生相应的症状,比如如果动脉硬化导致了脑血管病,就会产生脑血管病的症状,如果导致产生了冠心病,就会有冠心病的症状等等,所以动脉硬化自己本身并没有什么直接的感觉或者症状,主要是表
动脉硬化是什么病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脑动脉硬化一般叫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粥样硬化就是大血管从血管内皮损伤开始,血管内皮增厚,形成斑块,最后管腔狭窄,逐渐闭塞,这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另外长期的高血压的病人也可以造成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和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制是不一样的,但是实际上损害的结果可能是一样的,也就是都可能会造成血管闭塞或者血管壁破裂,所以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必须要早
动脉硬化的好发人群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脑动脉硬化实际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是血管衰老的过程,所以中老年人更容易复发,但是现在发现青年人也有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没有老年人的危险因素,但是有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血管壁损伤,所以年轻人也要防止自己的不良习惯。另外从危险因素来说,能够造成血管内皮损伤的一些因素,都可以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启动,比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贫血、氧化应
动脉硬化症状
于昆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脑动脉硬化的临床表现有头晕,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等。脑动脉硬化这个病是一个缓慢进展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加硬化的程度也会逐渐增加,脑组织会因动脉血管变性而出现相应的缺血、软化、坏死,最后会产生脑萎缩和痴呆,一般与年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长期抽烟等等有关系。
动脉硬化的表现
李顺兰 副主任医师
吉林市人民医院 三甲
脑动脉硬化由于影响到局部脑组织的功能,所以可能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视物模糊或者肢体麻木等症状,该病进展较慢,但是会逐渐加重,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到了晚期出了上述表现之外,还可能出现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行动受阻,甚至出现严重痴呆,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对血糖、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的控制,调控饮食适当锻炼,保持好
下肢动脉硬化怎么办
孙明明 副主任医师
保定市第二医院 三甲
下肢动脉硬化的缓解方法如下:第一、改变生活方式。例如饮食结构要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进食高盐高脂肪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病变部位的刺激。每天适当运动锻炼,大约半小时左右,有助于改善下肢动脉弹性,缓解硬化症状。第二,药物治疗。主要是指服用具有软化血管、防止血栓形成的药物,例如阿司匹林或者阿托伐他汀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