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癫痫的检查包括脑电图、影像学、血液检查。常规脑电图可记录电活动但阳性率有限且需结合年龄,动态脑电图能长时监测;头颅CT可看结构异常,头颅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更敏感;电解质检查可查电解质水平,遗传代谢病相关检查可筛查遗传代谢病导致的癫痫。
一、脑电图检查
1.常规脑电图:
对于小儿癫痫即便暂时不发作,常规脑电图仍有一定价值。它可以记录大脑神经元的电活动,通过分析脑电波形、频率等特征来发现异常放电情况。一般来说,小儿在清醒、睡眠等不同状态下进行脑电图检查,能捕捉到一些潜在的癫痫样放电。例如,部分癫痫患儿在不发作时可能存在间歇性的棘波、尖波等癫痫样放电图形,这些异常放电有助于辅助诊断癫痫。不过,常规脑电图的阳性率有时会受到限制,因为癫痫放电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一次常规脑电图检查可能无法捕捉到所有的异常放电,尤其是对于发作间隔时间较长的患儿。
年龄因素对脑电图有影响,小儿的大脑处于发育阶段,不同年龄段的正常脑电波形有所不同。新生儿和婴儿的脑电活动与年长儿不同,在分析脑电图结果时需要结合小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判断。比如新生儿的脑电背景活动相对不成熟,而随着年龄增长,脑电逐渐趋向成熟,癫痫样放电的表现也会有所差异。
2.动态脑电图(长程脑电图):
动态脑电图可以连续记录患儿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脑电活动,这对于检测小儿癫痫在不发作时的异常放电非常有帮助。由于癫痫放电具有发作的间歇性,长时间的监测能够大大提高癫痫样放电的检出率。例如,有些患儿可能只是在睡眠中偶尔发作癫痫,常规脑电图可能无法捕捉到,而动态脑电图通过长时间监测睡眠中的脑电情况,就有可能发现异常放电。对于生活方式方面,患儿在佩戴动态脑电图监测设备期间可以正常生活、活动,只要避免剧烈摇晃设备等影响监测的行为即可。病史方面,如果患儿有可疑的癫痫发作史但发作不频繁,动态脑电图是很好的辅助检查手段。
二、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
头颅CT可以观察小儿脑部的结构是否存在异常,如是否有脑肿瘤、脑发育畸形、脑外伤后遗症等情况。这些脑部结构的异常可能是导致癫痫的原因,即使小儿癫痫暂时不发作,通过头颅CT检查能发现一些结构性的病变。例如,脑发育畸形中的灰质异位症等可能会引发癫痫,头颅CT可以清晰显示出异常的灰质位置等结构改变。不过,头颅CT对于某些细微的脑部病变,尤其是一些功能性的病变可能不如磁共振成像(MRI)敏感。年龄方面,小儿头颅CT检查需要注意辐射剂量的问题,但一般单次检查的辐射剂量在可接受范围内。对于有头部外伤史、可疑脑发育异常等病史的小儿,头颅CT是初步筛查脑部结构异常的常用检查方法。
2.头颅MRI:
头颅MRI对脑部软组织的分辨率更高,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脑部的细微结构,对于发现小儿癫痫相关的脑部病变更为敏感。比如,一些微小的脑发育不良、海马硬化等病变,头颅MRI可以较好地检测出来。在小儿不发作癫痫时进行头颅MRI检查,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导致癫痫的脑部结构异常。年龄因素上,小儿进行头颅MRI检查相对较为安全,没有辐射危害。对于怀疑有脑部器质性病变导致癫痫的患儿,尤其是病史中有可疑脑部结构异常线索的,头颅MRI是重要的检查手段。例如,对于一些难治性癫痫患儿,头颅MRI往往能发现一些常规检查不易察觉的病变,从而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三、血液检查
1.电解质检查:
电解质检查可以了解小儿体内的钠、钾、钙等电解质水平是否正常。电解质紊乱可能会诱发癫痫发作,即使小儿癫痫暂时不发作,电解质异常也可能是潜在的癫痫诱发因素。例如,低血钙可能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通过血液检查电解质,能及时发现是否存在电解质失衡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年龄方面,小儿的电解质代谢特点与成人有所不同,在解读电解质检查结果时要考虑小儿的年龄因素。比如新生儿的电解质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病史方面,如果患儿有腹泻、呕吐等导致电解质丢失的情况,或者有可疑的癫痫发作与电解质相关的病史,电解质检查就非常必要。
2.遗传代谢病相关检查:
对于一些疑似遗传性癫痫的小儿,血液检查可以进行遗传代谢病相关的筛查。例如,某些氨基酸代谢异常、有机酸代谢异常等遗传代谢病可能会表现为癫痫发作。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相关代谢产物等指标,可以辅助诊断是否存在遗传代谢性疾病导致的癫痫。年龄因素上,遗传代谢病相关检查在小儿各个年龄段都可能需要进行,尤其是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早期出现癫痫发作等情况的小儿。病史方面,家族中有遗传代谢病患者的小儿,进行相关血液检查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遗传代谢性疾病相关的癫痫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