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患者护理需从多方面进行,生活护理要管理环境、协助日常;运动护理包括康复训练及合理安排频率强度;饮食护理要保证营养均衡并调整质地;心理护理要给予支持和采用干预方法;病情观察要密切关注并预防并发症。
一、生活护理
1.环境管理
帕金森患者的居住环境应保持整洁、宽敞,地面要防滑,可铺设防滑垫等。因为患者可能出现步态不稳、容易跌倒的情况,良好的环境能降低跌倒风险。对于老年患者,还应在床边等易取处放置呼叫设备,方便患者在需要时能及时获得帮助。
保持室内光线充足但不刺眼,合适的光线有助于患者看清周围环境,减少因视物不清导致的行动不便。
2.日常生活协助
对于日常生活自理困难的患者,协助其进行穿衣、洗漱、进食等活动。在穿衣时,选择宽松、易穿脱的衣物,避免过硬的材质。进食时,根据患者的吞咽情况调整食物质地,如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可将食物制成糊状等,防止呛咳。对于老年帕金森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更需要细致的生活协助来维持基本生活需求。
二、运动护理
1.康复训练
平衡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平衡练习,如双脚并拢站立、单脚站立等动作,每天可进行数次,每次练习时间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逐渐增加。平衡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姿势控制能力,降低跌倒风险。对于有一定运动基础的患者,可以逐渐增加训练的难度,如在平衡垫上进行站立和行走练习。
步态训练:教导患者行走时保持抬头、挺胸,步伐均匀,手臂自然摆动。可以在地面上标记行走路线,让患者沿着路线行走,训练其步态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对于老年帕金森患者,步态训练可以改善其步行能力,提高生活独立性。
柔韧性训练:帮助患者进行关节的屈伸、旋转等活动,如活动患者的肩关节、膝关节等,保持关节的活动范围。柔韧性训练有助于预防肌肉挛缩,提高身体的灵活性。
2.运动频率与强度
运动训练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方案。一般来说,每周可进行3-5次运动训练,每次训练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左右。运动强度以患者稍感疲劳但能耐受为宜,避免过度运动导致患者疲劳加重,影响病情。对于年轻的帕金森患者,身体耐受性相对较好,可以适当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但也需在可耐受范围内。
三、饮食护理
1.营养均衡
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质的摄入应适量,一般每天每公斤体重1-1.2克左右,可选择瘦肉、鱼类、豆类等优质蛋白质来源。碳水化合物是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应保证足够的摄入,如米饭、面食等。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通过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来保证,如菠菜富含铁和维生素,苹果富含维生素C等。对于老年帕金森患者,由于消化功能可能有所减退,饮食应易于消化。
2.饮食质地调整
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调整食物质地是关键。将食物制成软食、半流质或糊状,如将米饭煮得更软,将蔬菜剁成碎末等。同时,进食时应让患者保持坐直的姿势,缓慢进食,避免催促患者,防止呛咳。对于存在咀嚼困难的患者,可提供切碎、煮软的食物。
四、心理护理
1.心理支持
帕金森患者由于疾病带来的身体不适和生活能力下降等问题,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耐心倾听患者的担忧,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对于老年帕金森患者,他们可能更担心自己成为家庭的负担,护理人员要让患者感受到被关爱和重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心理干预方法
可以采用放松训练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如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让患者慢慢地吸气、呼气,每次训练10-15分钟。还可以鼓励患者参加一些适合的社交活动,如帕金森患者支持小组等,让患者在与其他患者的交流中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
五、病情观察与并发症预防
1.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症状的程度和频率变化。同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以及患者的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睡眠情况等。对于老年帕金森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病情变化可能更为隐匿,更需要细致观察。
2.并发症预防
肺部感染预防: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咳嗽训练,帮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更换体位。
泌尿系统感染预防:指导患者适量饮水,保持泌尿系统的正常冲洗,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对于能自主排尿的患者,要提醒其及时排尿;对于排尿困难的患者,可采用热敷、按摩等方法协助排尿。
压疮预防:定期为患者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于易受压部位,可使用气垫床等辅助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