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拉肚子的常见原因包括感染因素(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饮食因素(食物中毒、饮食不当)、腹部受凉、其他因素(药物副作用、肠道疾病、全身性疾病),不同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出现腹痛拉肚子各有特点,儿童易因感染致脱水需关注,孕妇需防严重后果且谨慎用药,老年人易因胃肠功能等问题要防电解质紊乱并及时就医。
一、常见原因
(一)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感染肠道后,可引起腹痛、拉肚子。诺如病毒感染多见于寒冷季节,可通过污染的食物、水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常导致6-24月龄婴幼儿发病,引起水样腹泻,伴发热、呕吐、腹痛等。
2.细菌感染:常见的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菌等感染。例如大肠杆菌O157:H7感染可引起严重的腹痛、bloodydiarrhea(血性腹泻),多由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如未煮熟的肉类等引起;沙门氏菌感染可通过被污染的禽肉、蛋类等传播,患者出现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志贺菌感染引起的菌痢,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
3.寄生虫感染:如阿米巴原虫、贾第虫等感染肠道。阿米巴痢疾可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多为暗红色果酱样便;贾第虫感染可引起腹痛、腹泻、腹胀等,粪便多为稀薄水样便,有恶臭。
(二)饮食因素
1.食物中毒:食用了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食用了含有毒性物质的食物,如毒蘑菇、未煮熟的四季豆等。食物中毒可导致急性腹痛、腹泻,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症状的严重程度与食用的有毒物质的量有关。
2.饮食不当:短时间内进食大量生冷食物,如大量食用冰镇饮料、冰淇淋等,可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道蠕动加快,出现腹痛、腹泻;或者进食过多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也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腹痛、拉肚子。例如长期高油高脂饮食的人群,胃肠道消化功能可能受到影响,更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情况。
(三)腹部受凉
腹部受到寒冷刺激,如夜间睡眠时腹部保暖不当,冷空气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道痉挛,引起腹痛、腹泻。这种情况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因为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且夜间睡眠时容易踢被子等导致腹部受凉。
(四)其他因素
1.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泻药等可能引起腹痛、腹泻的副作用。例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腹泻,同时可能伴有腹痛;服用某些泻药如硫酸镁等,若使用不当,可能引起剧烈的腹痛、腹泻。
2.肠道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多见于中青年,精神因素如焦虑、紧张等可诱发,表现为腹痛、腹泻,排便后腹痛可缓解,腹泻多为稀便或糊状便,可伴有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多见于青中年,克罗恩病可表现为腹痛、腹泻、腹部包块等,溃疡性结肠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病情容易反复发作。
3.全身性疾病: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腹痛、拉肚子,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由于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影响胃肠道功能,可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可出现腹痛、腹泻,同时伴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加重的表现。
二、不同人群特点及应对
(一)儿童
儿童腹痛拉肚子的原因与成人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其特点。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容易受到病毒、细菌感染。例如轮状病毒感染在儿童中高发,且儿童腹泻容易导致脱水等并发症,因为儿童体液含量相对较多,腹泻时水分丢失快。家长要注意儿童的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注意腹部保暖。如果儿童出现腹痛、拉肚子,要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尿量等情况,若出现精神萎靡、尿量明显减少等脱水表现,需及时就医。
(二)孕妇
孕妇出现腹痛拉肚子需要特别谨慎。一些感染性因素如李斯特菌感染,孕妇感染后可能导致胎儿感染甚至流产等严重后果,李斯特菌可存在于未经巴氏消毒的乳制品、未煮熟的肉类等食物中,孕妇要注意饮食安全。另外,孕妇的胃肠道功能可能因孕期激素变化等因素受到影响,饮食不当等也可引起腹痛、腹泻。孕妇出现腹痛拉肚子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处理,避免自行用药,因为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三)老年人
老年人腹痛拉肚子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肠道菌群失调的概率较高,同时可能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例如糖尿病老人血糖控制不佳时容易出现胃肠道并发症导致腹泻;老年人腹部受凉后更容易引起胃肠道痉挛出现腹痛、腹泻。老年人出现腹痛、拉肚子时,要注意预防电解质紊乱,因为老年人对电解质失衡的耐受性较差,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大便常规、血常规等,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