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的症状表现

来源:民福康

不同类型心脏瓣膜病有各自常见症状,如二尖瓣狭窄有呼吸困难、咯血等,二尖瓣关闭不全有乏力、心悸等,主动脉瓣狭窄有呼吸困难、心绞痛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有心悸、呼吸困难等,且症状会随病情进展而逐渐加重,儿童患者若先天性心脏瓣膜病未及时干预症状进展更快,有基础病史患者病情持续进展症状也不断加重。

一、不同类型心脏瓣膜病的常见症状表现

(一)二尖瓣狭窄

1.呼吸困难

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多先有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病情进展,可出现静息时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甚至端坐呼吸。这是由于二尖瓣狭窄导致左心房压力升高,肺淤血逐渐加重所致。在儿童及青少年中,若存在先天性二尖瓣狭窄,可能因肺淤血影响气体交换,导致活动耐力下降,表现为活动后气促较同龄人明显。对于成年女性患者,妊娠、感染等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呼吸困难,因为妊娠会增加心脏负担,感染会影响心肺功能。

2.咯血

可表现为痰中带血或血痰,严重二尖瓣狭窄时可出现大量咯血。其机制是支气管静脉破裂出血。儿童患者若发生咯血,需警惕是否存在二尖瓣狭窄导致的肺血管破裂情况,应及时就医排查。

3.咳嗽

常见,多在夜间或劳动后发生,可能与支气管黏膜淤血水肿、左心房增大压迫支气管有关。对于有二尖瓣狭窄的老年患者,夜间咳嗽可能影响睡眠质量,需要关注并评估病情。

4.声音嘶哑

较少见,是由于扩大的左心房和肺动脉压迫左喉返神经所致。在成年患者中可能出现此症状,儿童患者相对少见,但如果有先天性二尖瓣狭窄导致心脏结构明显异常,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1.乏力

患者常感到易疲劳、乏力,这是因为二尖瓣关闭不全导致左心室射血后部分血液反流至左心房,使心排出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对于年轻患者,若因风湿性心脏病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可能在体力活动时更早出现乏力症状,影响日常学习或工作。

2.心悸

患者可自觉心跳irregular(不规则),这是由于心排出量减少,机体代偿性心率加快,或存在心律失常等情况。儿童患者若患有二尖瓣关闭不全,可能因心脏功能改变出现心率变化,家长可能发现孩子活动后心跳加快等表现。

3.呼吸困难

晚期可出现呼吸困难等左心衰竭表现,与二尖瓣狭窄类似,但出现时间相对较晚。在老年患者中,随着二尖瓣关闭不全病情进展,可能逐渐出现活动后气短等呼吸困难症状,而年轻患者可能在病情较重时才会表现出明显的呼吸困难。

(三)主动脉瓣狭窄

1.呼吸困难

劳力性呼吸困难为晚期肺淤血引起的常见首发症状,进而可发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甚至急性肺水肿。在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由于心脏功能受限,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可能在很小的活动量下就出现气促。对于成年男性患者,若因退行性变导致主动脉瓣狭窄,随着病情发展,运动耐量逐渐降低,呼吸困难症状逐渐明显。

2.心绞痛

部分患者可出现心绞痛,常由运动诱发,休息后缓解。其机制是主动脉瓣狭窄导致左心室射血受阻,左心室肥厚,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老年患者发生主动脉瓣狭窄时,心绞痛可能是较早出现的症状之一,需要与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相鉴别。

3.晕厥

可为首发症状,多发生于劳力当时或其后即刻,少数在休息时发生。是由于主动脉瓣狭窄导致心排出量急剧减少,脑供血不足所致。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出现晕厥时,情况较为危急,需立即就医评估。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心悸

患者可感觉心脏跳动明显,这是因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导致左心室舒张期容量负荷增加,心脏代偿性搏动增强。年轻患者若因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能在疾病活动期出现心悸加重的情况。

2.呼吸困难

早期可在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病情进展出现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左心衰竭表现。对于女性患者,妊娠等生理状态可能加重心脏负担,使呼吸困难症状更早出现或加重。

3.胸痛

部分患者可出现胸痛,可能与左心室肥厚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相对供血不足有关。在老年患者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导致的胸痛需要与其他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胸痛相鉴别。

二、心脏瓣膜病症状的发展与病情进展关系

心脏瓣膜病的症状会随着病情的进展而逐渐加重。例如二尖瓣狭窄患者,随着瓣口面积逐渐减小,呼吸困难等症状会从劳力性逐渐发展为静息时呼吸困难;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随着瓣口狭窄程度加重,心绞痛、晕厥、呼吸困难等症状会不断恶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功能。在儿童患者中,先天性心脏瓣膜病若未及时干预,症状可能进展更快,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脏负担随身体发育逐渐加重,病情进展可能比成年患者更为迅速。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若反复感染等因素未得到控制,心脏瓣膜病变会持续进展,症状也会不断加重。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病是较为常见的心脏疾病,其会引起心脏瓣膜以及其附属结构发生解剖异常,引起功能障碍,导致血流动力学发生显著改变,并出现一系列临床不适症状。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心脏问题会导致血氧低吗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心脏问题一般会导致血氧低。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当心脏出现问题时,如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等,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血液在肺部停留的时间减少,从而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导致血氧饱和度降低。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可能直接影响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例如,先天性心脏病会导致肺血流减少或肺静脉压力升高,从而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效率,也会导致血氧降
为什么会出现脑梗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是指脑梗死,脑梗死是不是会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闭塞、心源性栓塞等原因有关。 1、大动脉粥样硬化 大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会造成动脉栓塞,还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将血管堵住,从而诱发脑梗死。 2、小动脉闭塞 患有高血压可能会导致脑部小动脉出现玻璃样变,患有糖尿病可能会导致微血管发生病变,上述因素均可能增加发
脑梗死有哪些常见诱因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死常见的诱因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1、高血压 患者血压长时间偏高于正常,导致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进而诱发脑梗死。 2、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持续偏高,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速度缓慢。脑部动脉血管血流减慢后,形成血栓,血栓堵塞血管,进而诱发脑梗死。 3、心脏病
引起脑梗的原因是什么呢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一般指脑梗死,引起脑梗死的原因有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以及小动脉闭塞等。 1.大动脉粥样硬化 在长时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出现血管的闭塞,或是原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从而引起脑梗死。 2.心源性栓塞 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等
血压正常会得脑梗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脑梗一般指脑梗死,血压正常也可能会患上该病。 脑梗死的病因较多,如果患者的血压正常,但是血糖和血脂等常规指标持续偏高,也容易导致脑血管发生粥样硬化或者闭塞,最终诱发脑梗死。另外,如果患者本身存在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或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疾病,可能会发生心源性栓塞,导致脑梗死。 当患者出现疑似脑梗死的症
心衰肺积水能活多久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心衰肺积水患者的存活时间因人而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确切预估。 如果患者原本的心脏疾病非常严重,如广泛的心肌梗死、严重的心脏瓣膜病等,心脏功能极差,那么其预后往往不佳,存活时间可能较短。而对于心脏疾病相对较轻,通过积极治疗能够较好控制病情进展的患者,生存时间可能会相对延长。及时且规范的治疗对于
窦性心律左心室高电压严重吗
赵鹏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窦性心律左心室高电压是否严重,应根据原因进行判断。 窦性心律是正常的心律,左心室高电压是心电图上的一种表现,通常指心电图中V5、V6导联的R波电压增高,超过一定标准。瘦长体型或心脏位置偏左的人群,可能在没有心脏疾病的情况下出现左心室高电压,这种情况属于生理现象,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所以不严重。但
如何治疗心脏瓣膜病
张定国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治疗心脏瓣膜病的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应该多休息,避免进行重体力劳动,以防过度劳累,限制钠盐的摄入,减轻心脏负担。 2.药物治疗 出现心衰症状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福辛普利钠片、卡托普利片等药物改善其胸闷、气促的表现。 3.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
得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该怎么办?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得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在急性发病期患者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由于风湿热是因为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导致的,所以一般选择注射用苄星青霉素抑制链球菌感染。针对患者心衰现象,需要进行强心利尿治疗。如果患者符合手术适应症,也可以通过心脏瓣膜修补术、人工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受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有遗传吗?
陈名金 主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甲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一般指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不具有遗传倾向。风心病是一种由风湿炎症反复发作,累及心脏瓣膜的病变,症状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狭窄或者是关闭不全、乏力、心慌、呼吸困难,以及咳嗽等。风心病发病主要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机体营养不足、免疫力低下、抵抗力较弱、长期居住在
心脏瓣膜病做哪些检查
李洪利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如果怀疑有心脏瓣膜病,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可以通过查体检查来对患者进行初步判断。如果医生查体检查时,发现患者有震颤表现则需要进一步检查,常用检查方式是心脏超声,可以明确看到患者心脏形态、大小,以及心脏瓣膜的解剖结构,以进一步分析。除了以上检查,患者还可以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CT等检查,来明确诊断。
心脏瓣膜病如何治疗
贡鸣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治疗,具体分为以下两类:第一、内科治疗。在瓣膜病发生时,要找到诱发瓣膜病的病因。如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要应用抗生素杀灭血液中的细菌。如瓣膜病引起心衰,这时需要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的药物,能够减缓心脏负担,减轻心衰症状。而当出现心律失常以后,要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纠正异常心率。第二、外科治疗。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如果瓣膜
什么是心脏瓣膜病
王振东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是心血管外科常见疾病,主要是指心脏内的四个瓣膜发生病变。心脏主要是由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这四个心腔所组成,四个心腔之间相互交通而产生了四个瓣膜,即由右心房到右心室的三尖瓣,由右心室到肺动脉的肺动脉瓣,从左心房到左心室的二尖瓣和左心室到主动脉的主动脉瓣。四个瓣膜都保证了血液单向流动,其中任何一块瓣膜发生异常,便会破坏单向移动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术前准备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手术之前,首先要通过心脏彩超全面评估心脏瓣膜的功能状态,如果是瓣膜狭窄要明确瓣膜狭窄的程度。如果是瓣膜返流或者脱垂,还要明确心脏的收缩以及舒张功能的情况,再做下一步的准备。另外,还应该查明血型鉴定以及病毒筛查血液分析,这些都对手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会有穿刺点的出血、血肿、动静脉瘘以及切口的感染;心律不齐,像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还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低心排综合症。所以一旦出现这种症状,要及时的通过各种辅助检查明确病因,并给予对症治疗,才能更快恢复健康。
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多久复查一次
柳瑞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术后,需要三个月到半年复查一次;根据复查的结果调整治疗的方案。心脏瓣膜病是指类风湿因子的轻疾或者老年退行性病,造成瓣膜无法正常开关。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及时的前往医院,通过各种辅助检查,明确病因,并给予及时治疗,这样可能使患者更快恢复健康。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