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疾病患者需注意饮食,十字花科蔬菜、木薯等有致甲状腺肿风险,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胆固醇食物不利甲减患者血脂代谢,全麦面包等粗粮、坚果类等富含膳食纤维且不易消化的食物对甲减患者消化及营养吸收可能有不良影响,各类人群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调整相关食物的摄入。
一、致甲状腺肿的食物
1.十字花科蔬菜
具体种类及影响:如卷心菜、花椰菜、西兰花等。这类蔬菜中含有硫代葡萄糖苷,在人体内可转化为致甲状腺肿物质,可能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有研究表明,长期大量食用十字花科蔬菜的人群,患甲状腺肿的风险相对增加。对于甲减患者,过多食用这类蔬菜可能会进一步干扰甲状腺的正常功能,不利于病情的稳定。例如,一项对甲状腺疾病患者的饮食调查发现,长期大量摄入十字花科蔬菜的甲减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可能会出现波动。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一般人群长期大量食用也可能有潜在风险,对于甲减患者,应适量控制这类蔬菜的摄入。如果烹饪方式得当,如长时间炖煮等,可能会降低其中致甲状腺肿物质的含量,但仍不建议过量食用。
2.木薯
影响机制:木薯中含有氰化物降解后产生的硫氰酸盐,可抑制甲状腺摄取碘,从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有研究显示,长期食用木薯的地区,人群甲状腺肿的发生率较高。甲减患者食用木薯后,可能会加重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状况。例如,在一些以木薯为主食的地区,当地甲减的患病率相对较高,这与木薯的摄入有一定关系。
特殊人群提示:对于以木薯为主要食物来源的地区的甲减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饮食中木薯的摄入量,尽量选择其他不含致甲状腺肿物质的食物来替代部分木薯的摄入,以保证甲状腺功能的稳定。
二、高胆固醇食物
1.动物内脏
具体情况:动物内脏如猪肝、猪肾等含有较高的胆固醇。甲减患者往往存在脂质代谢紊乱的情况,过多摄入高胆固醇食物会加重血脂异常。研究发现,甲减患者如果同时大量食用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血清胆固醇水平会明显升高,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例如,一项对甲减患者血脂水平与饮食关系的研究表明,经常食用动物内脏的甲减患者,其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饮食中较少摄入动物内脏的患者。
适用人群及建议:一般人群应控制动物内脏的摄入量,对于甲减患者,更要严格限制。可以选择低胆固醇的食物来替代,如鱼类(尤其是深海鱼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既可以补充营养,又有助于维持血脂的正常水平。
2.油炸食品
影响因素:油炸食品在制作过程中会使用大量油脂,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甲减患者食用油炸食品后,同样会影响血脂代谢。长期食用油炸食品的甲减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会增加。比如,经常吃油炸薯条、炸鸡等油炸食品的甲减患者,其血脂指标往往不理想,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特殊人群考虑:对于儿童甲减患者,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应避免食用油炸食品,因为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可能会影响其身体的正常发育,同时加重甲状腺功能减退相关的代谢问题。而成年甲减患者也应尽量减少油炸食品的摄入,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煮等。
三、富含膳食纤维且不易消化的食物
1.全麦面包等粗粮
影响及机制:全麦面包等粗粮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虽然膳食纤维对人体有一定益处,但对于甲减患者,尤其是消化功能相对较弱的患者,过多食用可能会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因为膳食纤维在肠道内会大量吸水膨胀,可能会占据一定的空间,影响胃肠道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有研究发现,甲减患者过量食用粗粮后,可能会出现营养吸收不良的情况,进而影响身体的恢复。例如,部分甲减患者在增加粗粮摄入后,出现了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缺乏的现象。
适用人群及调整建议:一般人群可以适量食用粗粮,但甲减患者应根据自身消化功能来调整粗粮的摄入量。如果消化功能较好,可以适当食用,但要注意搭配其他食物,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如果消化功能较弱,应减少粗粮的食用量,选择更容易消化的食物。对于儿童甲减患者,由于其胃肠道功能相对不成熟,更要谨慎食用粗粮,避免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
2.坚果类
具体分析:坚果类食物如核桃、杏仁等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同时质地相对坚硬,对于甲减患者,尤其是老年甲减患者或消化功能欠佳的患者,过多食用坚果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而且坚果中的油脂含量较高,过量食用也会影响血脂水平。例如,老年甲减患者如果大量食用坚果,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同时血脂也可能会升高。
特殊人群注意:儿童甲减患者应避免过量食用坚果,因为儿童的咀嚼和消化功能还不完善,坚果不易咀嚼碎,容易导致窒息等危险情况。同时,即使是成年甲减患者,也应控制坚果的摄入量,选择在两餐之间少量食用,以避免对消化和血脂产生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