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胃癌需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健康饮食要保证合理膳食结构、规律饮食;生活方式要戒烟限酒、适度运动;疾病预防与控制要注意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高危人群要定期体检筛查,如40岁以上、有家族史、有胃部疾病者等需按不同情况定期检查。
一、健康饮食方面
1.合理膳食结构
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质。例如,番茄中含有番茄红素,有研究表明番茄红素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能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建议每天摄入300-500克蔬菜和200-300克水果。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应保证充足的蔬菜水果摄入,儿童可以通过制作水果沙拉等有趣的方式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取量;老年人则可根据自身消化情况选择软嫩的蔬菜水果。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全谷物、豆类等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有害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从而降低对胃黏膜的不良影响。比如燕麦、糙米等全谷物,每天可安排50-100克的全谷物摄入。对于有糖尿病的人群,在选择全谷物时要注意控制摄入量并监测血糖变化;对于胃肠功能较弱的老年人,可适当将全谷物加工得更软烂后食用。
控制盐的摄入:高盐饮食会损伤胃黏膜,增加胃癌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要减少加工食品、腌制食品的食用,如咸菜、火腿等。不同性别人群都应注意盐的摄入控制,对于高血压患者,更要严格限制盐的摄入,因为高血压与胃癌的发生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2.规律饮食
定时进餐: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有助于维持胃的正常消化节律。比如每天固定早、中、晚三餐的时间,避免暴饮暴食。儿童由于生长发育需要,更要养成定时进餐的习惯,保证营养均衡摄入;上班族要尽量克服工作忙碌导致的进餐不规律问题,可准备一些健康的代餐食品在忙碌时食用。
二、生活方式方面
1.戒烟限酒
戒烟:吸烟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胃黏膜,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进而促进胃癌的发生。吸烟者应积极戒烟,家属可以给予支持和监督。对于儿童,要避免接触二手烟,因为儿童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二手烟的危害更大;对于老年人,戒烟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降低胃癌等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
限酒:过量饮酒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长期大量饮酒还可能导致肝硬化等疾病,间接增加胃癌风险。男性每天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有肝脏疾病病史的人群要严格限制饮酒,因为酒精对肝脏的损害会影响整体身体代谢,进而影响胃部健康;老年人肝脏代谢功能下降,更要严格控制饮酒量。
2.适度运动
保持运动习惯: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吸收。不同年龄段人群运动方式和强度可有所不同,儿童可以选择跳绳、踢毽子等活泼的运动方式,每天保证30分钟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老年人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每次20-3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运动时要注意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三、疾病预防与控制方面
1.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粪-口途径传播,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尽量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家庭中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时,更要严格做好分餐和餐具消毒工作。儿童由于自我卫生意识较弱,家长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教导儿童正确洗手的方法;对于老年人,家属要协助其做好餐具消毒等预防工作。
及时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果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一般采用三联或四联疗法。早期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因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进展,从而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要谨慎,需在医生综合评估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四、定期体检方面
1.高危人群定期筛查
年龄因素:40岁以上人群属于胃癌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等筛查。随着年龄增长,胃部发生病变的概率增加,40岁以上人群每年可考虑进行一次胃镜检查及相关的幽门螺杆菌检测等。对于有家族胃癌病史的人群,筛查年龄可提前,一般建议从35岁开始定期进行胃镜等检查。儿童一般较少发生胃癌,但如果有家族遗传等特殊情况,也需要在医生评估下进行相应的筛查;老年人除了常规的胃镜检查外,还要注意结合自身的基础疾病情况,如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在进行胃镜检查前要做好心脏方面的评估。
其他高危因素人群: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胃部疾病的患者,属于胃癌高危人群,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胃镜复查等监测。例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能每1-2年需要复查胃镜,观察病情变化。不同病情的患者复查间隔和检查项目会有所不同,患者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定期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