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的区别

来源:民福康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重性精神障碍,与遗传、神经递质失衡、脑结构功能异常及环境因素相关,有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依诊断标准用药物、心理、康复治疗;人格分裂是少见心理障碍,主要因童年期严重创伤致人格身份分离,有身份识别、遗忘及生活功能影响等表现,依诊断标准用心理治疗及对症药物治疗,儿童青少年中精神分裂症发病受多因素影响,人格分裂罕见,不同性别发病率无绝对差异,生活方式对两者康复有不同影响,有家族史是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有童年创伤史需关注人格分裂相关。

人格分裂:医学上称为分离性身份障碍(DID),是一种少见的心理障碍,本质是个体的人格身份状态发生分离,表现为同一个体存在两种或更多完全不同的身份或人格状态,不同的身份以某种方式控制个体的行为,这些身份之间通常相互遗忘,就像不同的人在同一个身体中交替控制。

发病机制

精神分裂症:目前认为主要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遗传度较高,家族中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群患病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大脑神经递质失衡也是重要因素,如多巴胺、谷氨酸等神经递质系统功能异常;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例如脑室扩大、额叶等脑区体积减小、脑功能连接异常等也参与其发病机制;环境因素也有一定作用,如孕期感染、分娩时的并发症、童年时期的不良生活事件等都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人格分裂:主要与严重的童年期创伤经历有关,尤其是遭受反复的虐待、忽视等,在这种极端不良的环境下,个体通过分离自己的意识来应对痛苦,从而发展出不同的身份状态以保护自己,属于心理防御机制过度使用的结果,是个体应对严重心理创伤的一种方式。

临床表现

精神分裂症

感知觉障碍:最突出的是幻觉,以幻听最为常见,患者可听到有人评论自己的言行、命令自己做某事等;还可能出现幻视、幻嗅、幻触等。

思维障碍:思维联想障碍表现为思维散漫、思维破裂等;思维逻辑障碍可出现原发性妄想等;思维内容障碍主要是各种荒谬的妄想,如被害妄想、关系妄想、被控制感等。

情感障碍:情感淡漠较为常见,患者对亲人冷淡,对周围事物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情感不协调也很常见,如微笑的面部表情却伴有内容悲伤的思维等。

意志与行为障碍:意志减退,患者活动减少,缺乏主动性,对工作、学习等动力缺乏;行为障碍多样,可出现紧张性木僵(如保持固定姿势、不语不动等)、紧张性兴奋(突然的冲动行为、暴力行为等)等。

人格分裂

身份识别障碍:存在两种或更多的身份状态,不同身份在不同时间控制个体的行为,每个身份有独特的记忆、行为模式、偏好等。例如,一个身份可能是内向、胆小的,而另一个身份可能是外向、大胆的。

遗忘现象:不同身份之间通常会有遗忘,个体可能不记得自己在另一种身份状态下的经历和行为。

生活功能影响:由于身份的转换,可能会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人际关系等,比如在一种身份下能够正常工作社交,但在另一种身份下可能完全无法进行。

诊断标准

精神分裂症:依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等诊断标准,需要满足持续存在的至少2项核心症状,如幻觉、妄想、言语紊乱等,且这些症状导致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病程持续至少6个月等。同时需要排除其他精神障碍、物质滥用等因素导致的类似症状。

人格分裂:同样依据DSM-5等诊断标准,需要有证据表明存在两种或更多的身份状态控制个体的行为,不同身份之间有遗忘现象,这些症状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更好地解释,并且病程持续一定时间等。需要通过详细的临床访谈、心理评估等手段来确定是否存在身份状态的分离以及相关的遗忘等表现。

治疗与干预

精神分裂症

药物治疗: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如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利培酮等),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来缓解症状,一般需要长期规范用药,根据病情调整剂量等。

心理治疗: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帮助患者提高应对疾病的能力,改善社会功能等。

康复治疗:包括职业康复、社交技能训练等,帮助患者回归社会。

人格分裂

心理治疗:主要采用心理动力学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通过帮助患者整合不同的身份状态,处理童年创伤经历等,使不同身份之间达到协调统一。治疗过程往往比较漫长,需要患者有较强的治疗动机。

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伴随的症状,如抑郁、焦虑等进行对症治疗,一般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作为主要治疗手段。

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可能受到其生长发育阶段大脑功能尚未完全成熟以及心理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在诊断和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评估;而人格分裂在儿童青少年中极为罕见,若有相关表现需高度重视童年创伤经历的排查。对于女性和男性在发病率上没有绝对的明显差异,但在患病后的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生活方式方面,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有一定辅助作用,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而人格分裂患者往往有明确的童年创伤背景,需要在治疗中重点处理创伤相关因素。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属于精神分裂症的高危人群,需要密切关注心理状态,出现异常及时就医;而人格分裂更多与童年创伤史相关,有童年创伤经历的人群需要关注自身心理状态的变化。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人格分裂
人格分裂即多重人格,临床也称为分离性身份障碍,表现为身份的瓦解,同一个人身上会存在两个或多个截然不同的人格或者身份,伴有明显的自我感及主体感的中断。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人格分裂与精神分裂的区别是什么
刘建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精神分裂一般是指精神分裂症,人格分裂与精神分裂症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定义、病因、症状等方面。 1、定义 人格分裂是指个体上存在两种或以上不同的人格状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的精神障碍,患者在个人意识、情绪、行为等方面都可能出现扭曲。 2、病因 人格分裂通常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如童年时期的创伤、家庭氛围紧
精神分裂与人格分裂的症状
蒋少艾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精神分裂与人格分裂是两种不同的精神障碍。精神分裂主要表现有思维障碍、幻觉体验、情感异常、行为异常等。人格分裂主要表现有存在多个不同的人格状态、转换人格时的记忆缺失、对不同人格状态缺乏自知等。 一.精神分裂 1.思维障碍 患者的思维可能变得混乱、松散,出现妄想等异常思维内容。例如,可能坚信有人在监视或
人格分裂和精神分裂的区别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人格分裂和精神分裂有明显区别,例如病因不同、症状表现不同、认知功能的影响不同、治疗方法不同等。 首先,病因不同。人格分裂主要源于童年时期的创伤经历、不良环境或心理冲突等,是心理层面的问题;而精神分裂多与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以及环境中的压力等密切相关。 其次,症状表现不同。人格分裂患者会表现出多个
精神分裂和多重人格一样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精神分裂和多重人格是两种不同的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思维障碍,患者的思维可能变得混乱、不连贯,出现妄想等异常思维内容。例如,可能坚信有人在迫害自己。 2、幻觉体验,常见的如幻听,听到不存在的声音。 3、情感淡漠,对周围的人和事缺乏正常的情感反应。 4、行为异常,包括行为紊
多重人格和精神分裂相同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多重人格和精神分裂是不同的精神障碍。 多重人格,又称为解离性身份识别障碍,主要特点如下: 1、存在多个不同的人格状态 人格状态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可能有显著差异。 2、转换频繁 不同人格可能交替控制个体的行为和意识。 3、通常源于严重的心理创伤 早期的创伤经历是导致这一障碍形成的重要因素。 精神
精神分裂和双重人格是一回事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精神分裂和双重人格是不同的精神障碍,不是一回事。 精神分裂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具有以下特点: 1.思维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思维松散、思维中断、妄想等异常表现。例如,他们可能会坚信一些毫无根据的想法,如被跟踪、迫害等。 2.幻觉 常见的有幻听,患者会听到实际上不存在的声音。 3.情感异常 情感淡漠、情
人格分裂症的表现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人格分裂症,又称解离性身份识别障碍,主要表现为记忆缺失、情绪和行为的不稳定、自我感的丧失或混乱、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异常等,详情如下: 一、记忆缺失 患者对不同人格状态下的经历和行为可能存在部分或完全的记忆缺失,难以回忆起某些时间段内发生的事情。 二、情绪和行为的不稳定 不同人格状态可能表现出截然不同
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是什么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是两种不同的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主要表现为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异常和不协调。比如患者可能出现思维散漫、思维破裂、妄想等症状,难以进行有逻辑的思考和表达;同时,情感变得平淡或不协调,对周围事物缺乏正常的情感反应;此外,还可能有怪异的行为、动作刻板或无目的的活动等。 而人格分裂则
人格分裂
蒋少艾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人格分裂即人格分裂症,一般是童年创伤、心理防御机制、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大脑结构与功能异常引起的。常见治疗方法为心理治疗、家庭治疗与支持系统、药物治疗。 一.原因 1.童年创伤 童年时期的极端、重复、长期的创伤经历,如身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或极端不稳定的生活环境,被认为是人格分裂形成的主要因素。
人格的特征
蒋少艾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人格的特征包括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社会性等。 1.独特性 独特性是人格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它指的是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独一无二的,无法被完全复制或替代。这种独特性不仅体现在人格特质的数量、组合方式上,还体现在每种特质的表现方式上。即使是同卵双生子,在遗传高度相似的情况下,他们的人格也不会完全相同。因为
人格分裂和精神分裂的区别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人格分裂,也称分裂性的人格障碍,通常会表现在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异常。精神分裂通常是表现在精神活动与环境特别不协调的特征表现,例如在悲伤的环境当中,患者却哈哈大笑或者是会出现幻觉、幻听、妄想、思维联想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等症状。
人格分裂是什么意思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人格分裂是精神疾病当中的一种,患者表现在多个方面;部分人出现反常和特殊行为,如衣着打扮行为不合时宜,即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悲伤、难过场景,患者易哈哈大笑。另外,患者与他人交往、沟通滞后,如用词不当或者表达意见非常不清晰。部分患者还易出现知觉体验的问题,如幻觉、幻想或者妄想等。
人格分裂症的表现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人格分裂症的表现不一,因人而异;部分人易出现幻听现象,尤其是评论性幻听或者批评性幻听,总认为别人在议论或者辱骂自己。另外,部分人表现在思维方面,如出现思维破裂,无法与他人正常交谈;还易出现情感反应,与现实环境并不和谐,如现实环境开心、活跃气氛,但患者易出现悲伤、痛苦的表情。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