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有前驱症状和典型症状,不同人群表现有特点。前驱症状包括TIA相关前兆(如单眼黑矇、短暂言语不利等)和非特异性前兆(如头痛、肢体麻木等);典型症状有神经系统症状(偏瘫、口角歪斜、言语障碍等)和脑部功能受损症状(意识障碍、视力障碍等);老年人中风前兆及症状隐匿、恢复慢且并发症多;高血压患者中风风险高、前兆易有头痛头晕且病情常严重;糖尿病患者中风前兆不典型、病情进展快预后差;有吸烟饮酒史人群中风风险高、前兆易被忽视且病情发展迅速。
一、前驱症状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相关前兆
部分中风患者在发病前会有TIA表现,其持续时间较短,一般数分钟至数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例如,患者可能出现一过性的单眼黑矇,这是因为供应眼部血液的血管短暂缺血,据相关研究,约有1/3的TIA患者日后会发生脑梗死,其中近半数在3个月内发生。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应警惕TIA的发生,因为这类人群发生中风的风险相对较高。
还可能出现短暂的言语不利,表现为说话不流利、找词困难等,这是由于大脑语言中枢相关血管供血不足引起。有长期吸烟、饮酒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发生TIA进而发展为中风的风险增加,需要及时关注自身身体变化。
2.其他非特异性前兆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这种头痛与平时的头痛有所不同,可能是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或者是原有的头痛性质发生改变。对于有脑血管畸形等基础病史的人群,出现异常头痛更要引起重视,因为这可能是脑血管异常的信号。另外,有些患者会有肢体麻木,比如单侧肢体麻木,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这是因为感觉传导通路相关血管缺血导致神经功能异常,年龄较大的人群,随着血管弹性下降,发生这种前兆的风险相对较高。
二、典型症状
1.神经系统症状
偏瘫: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严重者不能活动。这是因为大脑运动中枢或其传导束受损,血液供应中断导致相应区域神经功能障碍。例如,患者一侧手臂无法抬起,走路时一侧下肢拖地等。对于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群,由于血管狭窄或堵塞,更容易出现偏瘫症状。
口角歪斜:患者微笑或说话时,口角偏向一侧。这是面神经受损的表现,当脑部相关血管发生病变时,面神经核或其通路受到影响,导致面部肌肉运动不协调。有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控制不佳的人群,发生口角歪斜等中风症状的风险明显升高。
言语障碍:包括失语和构音障碍。失语可表现为不能理解他人言语、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等;构音障碍则是说话不清,但能理解他人言语。这是因为语言中枢或与语言相关的神经传导通路受损,如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病变时,容易出现言语障碍。有长期大量饮酒导致脑萎缩的人群,言语障碍的发生风险相对增加。
2.脑部功能受损症状
意识障碍:轻度的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患者睡眠时间明显延长,但可被唤醒;重度的意识障碍可出现昏迷,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这是由于脑部重要功能区缺血缺氧严重,如脑干网状结构受损时容易出现意识障碍。对于患有心源性栓塞性疾病的患者,如心房颤动患者,栓子脱落堵塞脑部血管,容易导致严重的意识障碍等中风表现。
视力障碍:可出现单眼或双眼视力丧失,或者视物模糊。这是因为供应眼部的血管与脑部血管有一定关联,当脑部血管病变影响到眼部血液供应时就会出现视力问题。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同时发生中风时更容易出现视力障碍,因为糖尿病会导致血管病变,累及多个部位的血管。
三、不同人群的特点
1.老年人
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动脉硬化普遍存在,所以中风前兆及症状可能相对隐匿。例如,老年人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能表现不典型,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可能被误认为是衰老的正常表现而被忽视。而且老年人发生中风后恢复相对较慢,并发症较多,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所以对于老年人,要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一旦出现短暂的身体不适,如短暂的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应及时就医。
2.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血管长期处于高压状态,血管壁容易受损,发生中风的风险较高。其前兆可能更易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且一旦发生中风,病情往往较严重。在症状表现上,可能更快出现较明显的偏瘫、意识障碍等。所以高血压患者要严格控制血压,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变化,当出现短暂的头晕加重、肢体无力等情况时,要高度警惕中风的可能。
3.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管病变,微血管和大血管都可能受到影响。其中风前兆可能不典型,如轻微的肢体麻木可能被患者忽视,因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也会引起肢体麻木。而一旦发生中风,病情进展可能较快,且预后相对较差。所以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血糖外,要注意保护血管,定期检查血管情况,出现身体异常时及时排查中风相关问题。
4.有吸烟饮酒史人群
吸烟和饮酒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管狭窄、硬化等。这类人群发生中风的风险高于常人。前兆可能更易出现短暂性的脑缺血表现,如频繁的短暂头晕、言语不利等,但由于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患者可能未重视。在症状出现时,往往病情发展相对迅速,所以这类人群要尽快戒烟限酒,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旦出现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