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体检包含一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不同人群有特殊注意事项。一般体格检查测身高体重算BMI、测血压,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血生化(血脂、血糖、肾功能、尿酸),心电图查心脏电活动,超声查心脏和颈动脉,老年、妊娠、儿童高血压患者体检各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一般体格检查
1.身高与体重:通过测量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2(m2),正常范围为18.5~23.9kg/m2,过高或过低的体重都可能与高血压相关,例如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BMI≥24kg/m2者患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3~4倍。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BMI正常范围可能有细微差异,儿童青少年的BMI需参考相应年龄段的生长发育标准。
2.血压测量:这是高血压体检的核心项目,一般采用诊室血压测量,需至少测量两次,取平均值。测量时应注意被测者安静休息5分钟以上,采取坐位,裸露右上臂,袖带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袖带中心处于心脏水平。动态血压监测也是重要补充,可24小时连续监测血压,能更全面了解血压的波动情况,对于诊断白大衣高血压(在医生诊室测量血压升高,而在家中自测或动态血压监测正常)和隐蔽性高血压(诊室血压正常,但动态血压或家庭自测血压升高)有重要价值,尤其适用于怀疑血压波动较大或诊断不明确的人群。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可了解有无贫血等情况,慢性贫血患者可能因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机体代偿性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长期可导致血压升高。不同性别、年龄的血常规正常指标有差异,儿童血常规指标与成人不同,需依据儿童相应参考范围判断。
2.血生化检查
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升高的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共同作用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例如血脂异常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比血脂正常者高数倍。不同人群血脂正常范围不同,老年人由于代谢功能下降,血脂控制目标可能更严格。
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糖尿病与高血压常合并存在,称为“糖代谢异常伴高血压”,二者相互影响,糖尿病患者患高血压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而高血压又会加重糖尿病的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等高危因素的人群,需重点关注血糖指标。
肾功能:包括血清肌酐、尿素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高血压可导致肾功能损害,而肾功能不全也会引起血压升高,形成恶性循环。血清肌酐水平受肌肉量等因素影响,不同年龄、性别、肌肉量的人群血清肌酐正常范围不同,eGFR能更准确评估肾功能,对于早期发现高血压肾损害很重要。
尿酸: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关系密切,高尿酸可通过多种机制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钠水潴留等,从而促进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尤其在男性和绝经后女性中更需关注尿酸水平。
三、心电图检查
可了解心脏电活动情况,评估有无心肌肥厚、心肌缺血等情况。高血压患者长期血压升高可导致左心室肥厚,心电图表现为左心室高电压等改变,通过心电图能初步筛查高血压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长期高血压未良好控制的人群更应重视心电图检查。不同年龄人群的心电图正常参考值有差异,儿童心电图特点与成人不同,需结合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判断。
四、超声检查
1.超声心动图:能更准确地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包括左心室壁厚度、左心室腔内径、射血分数等。对于高血压患者,可早期发现左心室肥厚,判断肥厚的程度和心肌的收缩舒张功能,一般左心室后壁厚度男性>11mm、女性>10mm可考虑左心室肥厚。不同年龄的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参考值不同,儿童超声心动图需依据儿童正常标准进行评估。
2.颈动脉超声:可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有无斑块形成。颈动脉IMT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往往增厚,斑块形成则增加了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尤其对于有吸烟、高脂血症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能更早发现血管病变。
特殊人群高血压体检注意事项
1.老年高血压患者:除常规检查外,需更关注体位性低血压的检查,因为老年人血管弹性差,容易出现体位变化时血压波动。测量卧立位血压,即先测量卧位血压,然后快速站立后1~3分钟内测量立位血压,若立位收缩压较卧位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提示体位性低血压。同时,由于老年人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在实验室检查时要考虑药物等因素对检查指标的影响,例如某些降压药物可能影响血钾等指标。
2.妊娠高血压患者:孕期血压监测尤为重要,除常规血压测量外,要关注尿蛋白等情况,因为妊娠高血压可能发展为子痫前期等严重并发症。在实验室检查中,要注意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检查项目,血生化检查需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指标进行评估。
3.儿童高血压患者:体检时要选择适合儿童的血压测量设备和方法,儿童血压测量需根据年龄选择合适袖带。实验室检查要考虑儿童生长发育阶段的特点,例如儿童的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血生化指标的参考范围与成人不同,心电图和超声检查也需采用儿童相应的正常标准进行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