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患者护理涵盖多方面:一般护理需营造适宜环境、做好体位和皮肤护理;运动护理包括康复训练与活动指导;饮食护理要遵循均衡原则并合理补充营养;病情观察要关注症状和并发症;心理护理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儿童患者护理需结合其特点进行相应调整。
一、一般护理
1.环境要求
为帕金森患者提供安静、整洁、光线充足且温度适宜(一般18-22℃)的居住环境。因为帕金森患者行动迟缓,环境杂乱容易导致患者碰撞受伤,光线不足可能影响患者的行动安全。对于老年帕金森患者,还应注意地面防滑,可铺设防滑垫等。
对于儿童帕金森患者,除了环境安全外,要保证环境中无尖锐物品,防止患儿在活动时受伤。同时,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营造温馨、有趣的环境,有利于患儿的身心康复。
2.体位护理
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体位,定时协助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1次。对于长期卧床的帕金森患者,翻身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拖、拉、推等粗暴动作,防止皮肤擦伤。对于有肢体震颤的患者,翻身时要注意保护震颤的肢体,避免过度扭曲。
儿童帕金森患者在体位护理时,要根据患儿的年龄和病情调整体位,确保患儿呼吸通畅,脊柱处于正常生理曲度,避免长时间保持不良体位导致脊柱畸形等问题。
3.皮肤护理
定期检查患者皮肤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于出汗较多的患者,要及时更换衣物和床单。对于长期卧床患者,要重点关注骨隆突处皮肤,如骶尾部、足跟、肩胛部等,可使用气垫床、减压床垫等预防压疮。对于皮肤敏感的患者,要选择温和的皮肤清洁用品。
儿童帕金森患者皮肤较为娇嫩,在皮肤护理时要使用儿童专用的温和清洁产品,密切观察儿童皮肤有无红肿、皮疹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二、运动护理
1.康复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训练,如步态训练、平衡训练等。步态训练可让患者练习走直线、转弯等,开始时速度要慢,逐步增加速度。平衡训练可通过坐-站训练、单腿站立等方式进行。对于帕金森患者,运动训练有助于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一般建议患者每天进行3-5次运动训练,每次15-30分钟。
儿童帕金森患者的运动训练要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病情制定个性化方案。可以采用游戏化的方式进行运动训练,提高儿童的参与度,例如设置障碍跑等游戏,在游戏过程中进行平衡和协调能力的训练。同时要注意运动强度,避免过度疲劳。
2.活动指导
鼓励患者尽量参与日常活动,如自己穿衣、洗漱、进食等。对于有困难的活动,可给予适当协助,但要逐步培养患者的自主能力。例如,对于穿衣困难的患者,可以先从容易穿脱的衣物开始,逐步过渡到正常衣物。
儿童帕金森患者在活动指导时,要根据患儿的能力给予适当的活动任务,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患儿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同时家长要在旁密切监护,防止患儿受伤。
三、饮食护理
1.饮食原则
保证患者饮食均衡,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以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对于伴有吞咽困难的患者,要给予软食或半流质饮食,避免食用过硬、过黏的食物,防止呛咳。例如,可将食物加工成泥状、糊状等。
儿童帕金森患者的饮食要考虑儿童的营养需求和咀嚼、吞咽能力。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以满足生长发育需求,同时要注意食物的质地,对于幼儿患者,可将食物做得细软、易于吞咽。避免给儿童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可能导致呛咳的过硬食物。
2.营养补充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补充营养。对于消瘦的帕金森患者,要适当增加营养摄入,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营养方案。对于伴有便秘的患者,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必要时可适当补充益生菌等。
儿童帕金森患者由于生长发育的特殊性,要密切关注其营养状况,定期评估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饮食结构,确保儿童获得充足且均衡的营养。
四、病情观察
1.症状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帕金森症状的变化,如震颤的频率、幅度,运动迟缓的程度,肌强直的情况等。记录症状出现的时间、诱发因素等。例如,观察患者在情绪紧张、疲劳时震颤是否加重等。
儿童帕金森患者的症状观察要更加细致,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要注意观察患儿的肢体运动、姿势等方面的异常表现,如是否存在不自主的肢体抖动、运动协调能力是否较同龄儿童差等。
2.并发症观察
注意观察帕金森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如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等。对于长期卧床患者,要观察有无肺部感染的症状,如咳嗽、咳痰、发热等;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有无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感染症状。
儿童帕金森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也需要关注,如长期卧床儿童要注意预防坠积性肺炎,观察儿童呼吸情况,有无呼吸急促、咳嗽等;对于留置尿管的儿童,要注意观察尿液情况,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五、心理护理
1.心理支持
帕金森患者由于疾病的长期困扰,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可以通过倾听患者的倾诉,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让患者感受到被关心和理解。
儿童帕金森患者的心理护理要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家长和医护人员要给予患儿更多的关爱和陪伴,通过游戏、讲故事等方式缓解患儿的心理压力,帮助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例如,与患儿进行互动游戏,让患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治疗和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