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炎可由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引起。感染性因素包括病毒(如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等经不同途径感染并通过多种机制损伤神经细胞)、细菌(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结核分枝杆菌等经不同来源感染并通过释放毒素或引发炎症反应损伤脑组织)、真菌(如新型隐球菌等经特定途径感染并通过生长繁殖及产生代谢产物破坏神经组织);非感染性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因免疫系统攻击自身脑组织抗原致脑炎,不同年龄诱因不同,表现多样)、其他非感染性(药物或毒物中毒可通过多种途径损伤神经细胞引发炎症,血管性因素如血管炎或血液循环障碍继发炎症反应等)。
一、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脑炎
(一)病毒感染
1.常见病毒及感染途径
肠道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脑炎较常见的病原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儿童由于卫生习惯相对较差等因素,更容易感染肠道病毒。例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可在夏季等温暖季节高发,儿童群体易集中发病。
单纯疱疹病毒也是重要的致病病毒,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初次感染后病毒可潜伏在神经节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再激活引发脑炎,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成人相对更易因潜伏病毒再激活患病,而新生儿可能通过产道感染单纯疱疹病毒。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在蚊虫活跃的季节,如夏秋季,儿童和青少年由于户外活动相对较多,若未做好防蚊措施,感染风险增加,在我国南方等地区发病率相对较高。
2.病毒感染引发脑炎的机制
病毒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在神经细胞内复制,直接损伤神经细胞,引起神经细胞的炎症、坏死等病理改变。同时,机体的免疫反应也参与其中,免疫系统被激活后,产生的炎症介质等进一步加重神经组织的损伤。
(二)细菌感染
1.常见细菌及感染来源
肺炎链球菌可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当人体免疫力降低时,如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后,细菌可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引发脑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由于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被肺炎链球菌感染。
脑膜炎双球菌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幼儿园等,易造成传播,儿童和青少年是易感人群,可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进而导致脑炎发生。
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结核性脑炎,多由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如肺结核等,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行播散到达脑部,儿童由于免疫系统相对尚未完全成熟,且可能有未被发现的原发结核病灶,所以是结核性脑炎的高发人群。
2.细菌感染引发脑炎的机制
细菌在脑部繁殖,释放毒素,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脑膜和脑实质的炎症改变。例如肺炎链球菌可产生神经氨酸酶等毒素,破坏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炎症反应是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会逐渐破坏脑组织。
(三)真菌感染
1.常见真菌及感染情况
新型隐球菌是常见的致病性真菌,多存在于土壤、鸽粪等环境中,可通过呼吸道吸入后进入人体,然后经血行播散至脑部引起隐球菌性脑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等易感染,儿童中免疫功能缺陷的个体也可能发病。
曲霉菌等真菌感染相对较少见,但在特定人群中也可引起脑炎,如严重免疫抑制的儿童,长期住院使用广谱抗生素等情况可能增加真菌感染的风险。
2.真菌感染引发脑炎的机制
真菌侵入脑部后,在脑组织中生长繁殖,引起炎症反应,真菌的菌丝等结构可直接破坏神经组织,同时真菌产生的代谢产物也会导致脑组织的炎症损伤。
二、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脑炎
(一)自身免疫性因素
1.发病机制
自身免疫性脑炎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脑组织中的抗原,导致脑部炎症。例如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体内产生了针对NMDAR的自身抗体,这些抗体与神经细胞上的NMDAR结合,影响神经信号传递,引发脑炎。自身免疫性脑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不同年龄段的发病诱因可能不同,儿童可能与自身免疫调节机制尚未完全成熟或有某些感染等因素诱发自身免疫反应有关,成人可能与肿瘤等因素相关,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可能与脑组织中的抗原相似,引发交叉免疫反应。
2.相关疾病表现
患者可出现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等多种症状,如抗NMDAR脑炎患者常先出现精神症状,随后出现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表现。
(二)其他非感染性因素
1.药物或毒物中毒
某些药物过量或中毒可引起脑部炎症样改变,如某些抗生素(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对脑部有潜在毒性)、重金属中毒(如铅中毒,儿童由于好奇心强,可能接触含铅的物品,如油漆等,摄入过量铅后可影响神经系统,导致类似脑炎的症状)、有机磷农药中毒等,毒物进入体内后可通过干扰神经细胞的代谢、损伤神经细胞膜等多种途径引起脑部的炎症反应和神经功能损伤。
2.血管性因素
脑部血管炎可导致脑部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炎症反应。例如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可发生在不同年龄人群,儿童中相对较少见,但也有报道。血管炎导致血管狭窄、闭塞,脑组织供血不足,引起神经细胞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等改变。
另外,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缺血性或出血性事件后,也可能继发炎症反应,如脑梗死灶周围可出现炎症细胞聚集,参与脑组织的修复和进一步损伤过程,不同年龄的患者,血管性因素引发脑炎的风险和表现有所不同,老年人由于血管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较多,更易发生血管性相关的脑部炎症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