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后遗症康复锻炼包括肢体、语言、认知功能锻炼,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肢体锻炼有卧位、坐位、站立行走训练;语言锻炼含发音、词汇、语句训练;认知锻炼有记忆、注意力、计算力训练;老年、女性及有基础疾病患者锻炼各有注意要点。
一、肢体运动功能锻炼
1.卧位训练
翻身训练:对于卧床的脑血栓后遗症患者,家属可协助患者进行翻身,每天定时进行,如每2小时左右翻身一次。患者自己也可尝试,先将健侧肢体放在患侧肢体上方,利用健侧肢体的力量带动患侧肢体慢慢翻身,这有助于防止压疮,促进肢体血液循环。
卧位坐起训练:从卧位到坐位的转换,患者可先将身体转向健侧,然后用健侧上肢支撑身体慢慢坐起。此过程需循序渐进,根据自身情况逐步增加坐起的时间和次数,可增强躯干的肌力。
2.坐位训练
平衡训练:患者坐在床边或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面,尽量保持身体的平衡,可尝试向不同方向转移重心,如前后、左右移动重心,每次训练可从几分钟开始,逐渐延长时间,以提高坐位平衡能力,为站立和行走做准备。
坐位伸手训练:患者坐在稳定的位置上,伸出患侧上肢去触摸前方或侧方的物体,如家属可在不同方向放置一些患者感兴趣的物品,引导患者用患侧上肢去抓取,反复进行,可锻炼患侧上肢的伸展和抓取能力。
3.站立与行走训练
站立训练:在家人辅助或使用站立架等辅助器具的情况下,患者进行站立训练。开始时可先保持短时间的站立,逐渐延长站立时间,同时练习站立时的平衡,可借助墙壁等进行支撑练习。
行走训练:在能够站稳后,进行行走训练。家属可在旁边保护,患者先练习向前迈小步,注意保持身体的直立和平衡,逐步增加行走的距离和速度。如果条件允许,也可借助助行器等辅助工具进行行走训练,有助于增强下肢的肌力和协调能力。
二、语言功能锻炼
1.发音训练
简单发音练习:让患者从简单的单音开始练习,如“啊”“哦”“咿”等,每天多次进行,每次练习几分钟。先练习呼气和吸气的控制,然后逐渐发出清晰的单音,可对着镜子观察口型,纠正发音错误。
字母发音练习:在单音练习熟练后,进行字母的发音练习,如“b”“p”“m”“f”等,按照正确的口型和发音方式进行练习,逐步提高发音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2.词汇训练
日常生活词汇:引导患者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汇,如“吃饭”“喝水”“睡觉”等,让患者反复朗读这些词汇,加深记忆和理解,然后尝试用这些词汇进行简单的表达,如让患者说出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对应的词汇。
词汇扩展:随着患者词汇量的增加,进行词汇的扩展训练,如从“吃饭”扩展到“早餐”“午餐”“晚餐”等相关词汇,帮助患者丰富语言表达,提高语言的灵活性。
3.语句训练
简单语句练习:让患者练习说简单的语句,如“我要喝水”“他是爸爸”等,先从结构简单的语句开始,逐步过渡到稍微复杂一些的语句,引导患者将词汇组合成有意义的语句,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语句连贯性训练:进行语句连贯性训练,让患者讲述一些简单的事情,如今天做了什么等,鼓励患者尽量用连贯的语句表达,注意语句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家人可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纠正。
三、认知功能锻炼
1.记忆力训练
物品记忆:将一些常见的物品放在患者面前,让患者观察后说出物品的名称,然后将物品拿走,过一段时间后再让患者回忆刚才看到的物品。可以逐渐增加物品的数量和记忆的时间间隔,锻炼患者的记忆力。
数字记忆:让患者记忆一些数字,从简单的几位数字开始,如先记3位数字,然后逐渐增加到4位、5位等,通过反复记忆和回忆来提高数字记忆能力,这有助于锻炼大脑的记忆功能。
2.注意力训练
视觉注意力:让患者注视一个固定的物体,如墙上的一幅画,然后让患者描述画中的细节,如颜色、图案等,锻炼患者的视觉注意力和观察能力。
听觉注意力:播放一段简单的音频,让患者听完后说出音频中提到的内容,如听到的动物名称、事件等,训练患者的听觉注意力。
3.计算力训练
简单算术:让患者进行简单的算术运算,如10以内的加减法,从一位数的加减开始,逐渐过渡到两位数的加减,让患者通过心算或用笔计算来进行练习,提高计算能力,锻炼大脑的思维和运算功能。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脑血栓后遗症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锻炼时要注意强度不宜过大,避免过度疲劳。例如在行走训练时,要根据患者的体力情况控制行走的时间和距离,防止因过度劳累导致身体不适。同时,老年患者平衡能力可能更差,在进行站立和行走训练时,需要家人更加密切的保护,防止摔倒等意外发生。
2.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在锻炼时要注意根据自身身体特点调整锻炼方式。例如在进行上肢力量训练时,不要过度追求力量而采用不恰当的方式,避免造成肩部等部位的损伤。另外,女性患者可能更关注锻炼对体型的影响,在锻炼过程中要向患者解释锻炼主要是为了恢复功能,同时可适当选择一些相对柔和且有助于形体恢复的锻炼方式,如平缓的肢体伸展训练等。
3.有基础疾病患者:对于本身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脑血栓后遗症患者,在锻炼时要密切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例如在进行运动锻炼时,要避免血压过度波动,运动前后要监测血压;糖尿病患者在锻炼时要注意血糖的变化,防止出现低血糖等情况,可在锻炼前适当补充一些能量,但要避免进食过多影响血糖控制。在进行认知功能锻炼时,要根据患者基础疾病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程度适当调整锻炼的难度和方式,确保锻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