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可由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导致,感染性因素里病毒感染如轮状、诺如病毒分别引发婴幼儿及人群密集场所暴发流行等情况,细菌感染中大肠杆菌分肠毒素性和侵袭性致不同症状,沙门氏菌污染食物后繁殖释放毒素致炎腹泻,寄生虫感染如阿米巴原虫致暗红色果酱样便、贾第虫致稀便或水样便;非感染性因素包含饮食不恰当、食物过敏、药物(长期不规范用抗生素致菌群失调)、肠道自身疾病(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甲亢致代谢快肠道蠕动快腹泻)、全身性疾病(尿毒症致代谢废物影响肠道功能腹泻);特殊人群中婴幼儿消化系统未成熟易因喂养不当等感染且腹泻易脱水需密切观察,老年人胃肠衰退易因基础病腹泻需防脱水,孕妇腹泻要谨慎防刺激子宫收缩需安全干预。
一、感染性因素导致腹泻
(一)病毒感染
肠道病毒感染是引起腹泻的常见原因之一,例如轮状病毒,主要感染婴幼儿,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毒侵入肠道后,在肠道上皮细胞内复制,破坏肠黏膜细胞,导致肠道黏膜通透性增加,水分和电解质吸收减少,同时刺激肠道分泌增加,从而引发腹泻,常表现为水样便,伴有呕吐、发热等症状。诺如病毒也是常见的引起腹泻的病毒,可在人群密集场所如学校、幼儿园等引起暴发流行,感染后主要症状为腹泻和呕吐,病程一般较短,但传播速度快。
(二)细菌感染
1.大肠杆菌感染: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可黏附在肠道上皮细胞上,产生毒素,如肠毒素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会刺激肠道分泌大量液体,导致腹泻;侵袭性大肠杆菌则直接侵袭肠道黏膜,引起炎症反应,出现黏液脓血便等症状。
2.沙门氏菌感染:沙门氏菌污染食物后被人体摄入,在肠道内繁殖,释放毒素,破坏肠道黏膜,引发肠道炎症,导致腹泻,同时可能伴有腹痛、发热等表现。
(三)寄生虫感染
如阿米巴原虫感染,阿米巴原虫可侵入肠道黏膜,引起肠黏膜溃疡,影响肠道的正常吸收和分泌功能,导致腹泻,粪便多为暗红色果酱样便,伴有腥臭味。贾第虫感染也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感染,虫体附着在肠道黏膜上,干扰肠道的消化吸收过程,引起腹泻,粪便多为稀便或水样便。
二、非感染性因素导致腹泻
(一)饮食因素
1.饮食不恰当:进食过多生冷食物,如大量食用刚从冰箱取出的食物,会刺激肠道,导致肠道蠕动加快,引起腹泻;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如油炸食品,会加重肠道消化负担,影响脂肪的消化吸收,从而引发腹泻;进食刺激性食物,像辛辣食物,会直接刺激肠道黏膜,导致肠道分泌增加,出现腹泻症状。
2.食物过敏:部分人群对特定食物过敏,例如对牛奶中的蛋白质过敏,进食牛奶后,免疫系统将其识别为外来过敏原,引发免疫反应,累及肠道时就会出现腹泻症状,同时可能伴有皮疹、呕吐等其他过敏表现。
(二)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使用后可能引起腹泻不良反应,比如长期或不规范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会破坏肠道内正常的菌群平衡,导致肠道益生菌减少,条件致病菌大量繁殖,从而引起腹泻,这种情况称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三)肠道自身疾病
1.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可累及肠道全层,导致肠道黏膜炎症、溃疡形成,影响肠道的吸收和分泌功能,出现腹泻、腹痛、体重下降等症状;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病情迁延不愈。
2.其他肠道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这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与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肠道菌群失调等多种因素有关,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或便秘,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常出现反复发作的腹泻,排便后腹痛可缓解。
(四)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包括肠道的蠕动速度,肠道蠕动过快会导致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缩短,水分吸收不充分,从而引起腹泻,同时患者还可能伴有多汗、心慌、体重减轻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相关症状。
(五)全身性疾病
尿毒症患者由于肾功能衰竭,体内的代谢废物如尿素等不能正常排出体外,会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肠道黏膜水肿、消化吸收障碍,进而出现腹泻症状。此外,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肠道时也可能引起腹泻,但相对较少见。
三、特殊人群腹泻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婴幼儿
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肠道菌群脆弱,喂养不当(如喂养次数过多、奶粉冲调浓度不当等)易引发腹泻。同时,婴幼儿免疫力较低,容易受到病毒、细菌感染,如轮状病毒感染在婴幼儿中较为常见。由于婴幼儿腹泻容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家长需密切观察婴幼儿的精神状态、尿量等情况,若出现频繁腹泻、哭闹不安、尿量明显减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二)老年人
老年人胃肠功能逐渐衰退,肠道蠕动减慢,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同时老年人常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肝胆疾病等,这些基础疾病可能影响肠道的血液供应、神经调节等,从而增加腹泻的发生风险。老年人腹泻时要注意预防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由于老年人对脱水的耐受能力较差,一旦发生腹泻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必要时就医调整基础疾病的治疗方案。
(三)孕妇
孕妇腹泻需要特别谨慎,因为严重的腹泻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增加流产或早产的风险。孕妇腹泻可能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感染因素如细菌、病毒感染时,要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非感染因素引起的腹泻则需要通过调整饮食等非药物方式进行干预,如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适当调整饮食结构等,若腹泻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安全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