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的常见原因包括饮食因素(过食刺激性、不规律饮食)和疾病因素(胃部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胃癌,其他系统疾病累及胃部如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不同人群胃痛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儿童与饮食、感染相关,女性与生理期、精神压力相关,老年人与慢性病、用药、饮食相关;诊断方法有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胃镜、幽门螺杆菌检测、影像学检查)。
一、胃痛的常见原因
(一)饮食因素
1.过食刺激性食物:长期大量食用辛辣食物,如辣椒,其中的辣椒素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引发胃痛。例如有研究表明,经常摄入辛辣食物的人群,患胃部疾病并出现胃痛症状的概率相对较高。过食生冷食物,如大量食用刚从冰箱取出的冷饮,会使胃黏膜血管收缩,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功能,进而引起胃痛。
2.饮食不规律:不定时进餐,饥一顿饱一顿,会打乱胃的正常蠕动节律。胃在应该分泌胃酸、消化食物的时候得不到食物的刺激,而在进食时又需要快速消化,长期如此会导致胃功能紊乱,引发胃痛。长期暴饮暴食,会使胃过度扩张,胃壁肌肉疲劳,消化液分泌相对不足,难以充分消化食物,从而出现胃痛等不适。
(二)疾病因素
1.胃部疾病:
胃炎:包括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急性胃炎多由感染、药物刺激(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酗酒等引起,胃黏膜受到急性损伤,出现充血、水肿、糜烂等病变,导致胃痛。慢性胃炎则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长期不良饮食习惯等有关,胃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会出现胃痛、胃胀、反酸等症状。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约半数以上的慢性胃炎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溃疡:胃溃疡的发生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形成溃疡,典型症状是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疼痛多在进食后一段时间出现,然后缓解。
胃癌:早期胃癌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胃痛、消瘦、食欲不振、呕血、黑便等症状。胃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遗传因素、长期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2.其他系统疾病累及胃部:
胆囊炎、胆石症:胆囊和胃的神经支配有一定的关联,当胆囊发生炎症或有结石时,可引起反射性胃痛,疼痛多在上腹部,可向右肩部放射,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例如,胆囊炎急性发作时,患者可能会感觉上腹部疼痛,易被误诊为胃痛。
胰腺炎:胰腺位于胃的后方,当发生胰腺炎时,炎症刺激可导致上腹部疼痛,疼痛可向腰背部放射,也可能表现为类似胃痛的症状,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表现。
二、不同人群胃痛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1.特点:儿童胃痛可能与饮食不节关系密切,比如食用过多零食、生冷食物等。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仅表现为哭闹、拒食等。一些感染因素也可能导致儿童胃痛,如肠道病毒感染累及胃部时也会出现胃痛症状。
2.注意事项:儿童出现胃痛时,家长要格外注意其饮食情况,要保证儿童饮食规律,避免食用过多生冷、辛辣、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由于儿童用药有诸多禁忌,当儿童出现胃痛时,应首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调整饮食结构等。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呕吐剧烈、发热、呕血等,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二)女性
1.特点:女性在生理期时,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影响胃部,出现胃痛等不适。另外,女性在精神压力较大时,如工作压力、家庭压力等,也容易出现胃痛,这与女性相对敏感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有关。
2.注意事项:女性生理期要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寒加重胃痛症状。在面对生活中的压力时,要学会调节情绪,可通过适当运动、听音乐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如果胃痛与生理期相关且较为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采取一些缓解措施,但要注意避免自行滥用药物。
(三)老年人
1.特点:老年人胃痛可能与多种慢性疾病相关,如老年人常伴有心脑血管疾病,服用的一些药物可能对胃黏膜有刺激,从而引发胃痛。老年人胃黏膜萎缩等退行性改变较多,胃的消化功能减弱,更容易出现因饮食不当等引起的胃痛。
2.注意事项:老年人要注意定期体检,关注胃部健康状况。在用药方面要格外谨慎,避免服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如果因病情需要必须服用,应在医生指导下同时采取保护胃黏膜的措施。饮食上要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选择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加重胃的负担。
三、胃痛的诊断方法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胃痛的发生时间、疼痛性质(如胀痛、刺痛、隐痛等)、疼痛部位、诱发因素及缓解因素等。例如,询问患者是否在进食后出现胃痛,疼痛是持续还是间断发作等。同时要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如是否有胃部疾病史、其他系统疾病史等。
(二)体格检查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上腹部,了解是否有压痛、反跳痛等情况。例如,胃溃疡患者在溃疡所在部位可能有固定的压痛。
(三)辅助检查
1.胃镜检查:胃镜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病变情况,如是否有炎症、溃疡、肿瘤等,还可以在胃镜下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变的性质,是诊断胃部疾病引起胃痛的重要手段。儿童进行胃镜检查时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确保检查安全。
2.幽门螺杆菌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尿素呼气试验等,通过检测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来辅助诊断相关胃部疾病。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多种胃部疾病相关,如胃炎、胃溃疡等,明确是否感染对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3.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检查可用于观察胆囊、胰腺等器官的情况,有助于排查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等疾病引起的胃痛;腹部CT检查对于排查胃部肿瘤等病变有一定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