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肌麻痹是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眼肌麻痹是指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神经或眼外肌本身病变致单条或多条眼外肌部分或完全麻痹,常见病因有神经源性(颅内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和肌源性(重症肌无力、眼肌型肌营养不良症),临床表现有眼球运动障碍、复视、瞳孔改变,诊断需病史采集、眼部检查、影像学及电生理检查,治疗分针对病因和对症支持,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妊娠期女性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眼肌麻痹的定义

眼肌麻痹是指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神经或眼外肌本身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单条或多条眼外肌完全性或部分性麻痹。

二、常见病因

(一)神经源性因素

1.颅内病变:

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病变累及支配眼肌运动的神经核或神经通路时,可导致眼肌麻痹。例如,脑桥出血可能影响展神经核等结构,引起眼球运动障碍。年龄较大且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此类病因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血管病变与年龄增长、基础疾病控制不佳等因素相关。

颅内肿瘤,如海绵窦区肿瘤,可压迫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等,引起相应的眼肌麻痹。肿瘤的发生与遗传易感性、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但肿瘤的类型和发生率在不同年龄段有一定差异。

炎症性病变,如脑膜炎、脑炎等,炎症可累及支配眼肌的神经,导致眼肌麻痹。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引发炎症的概率相对较高,而成年人也可能因自身免疫性炎症等原因患病。

2.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较为常见,高血糖状态长期损伤神经,可引起眼外肌麻痹,多见于中年以上糖尿病病史较长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会导致神经纤维发生病变,影响神经传导功能。

外伤性因素导致的眶内或颅内神经损伤,如头部外伤、眼眶骨折等,可直接损伤支配眼肌的神经,引起眼肌麻痹。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因外伤发生,儿童可能因玩耍等意外受伤,成年人则可能因交通事故等原因受伤。

(二)肌源性因素

1.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导致眼外肌无力,出现眼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等表现,可累及单眼或双眼,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女性,发病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有关,遗传因素也可能在其中起一定作用。

2.眼肌型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组遗传性肌肉疾病,主要影响眼外肌,导致进行性眼肌麻痹等表现,多见于儿童期发病,有家族遗传倾向,由于基因缺陷导致肌肉细胞结构和功能异常。

三、临床表现

1.眼球运动障碍:根据受累眼肌的不同,可出现眼球不能向相应方向转动,如动眼神经麻痹可出现上睑下垂,眼球向外下斜视等;展神经麻痹可出现眼球不能外展等。

2.复视:患者看东西时出现重影,是由于眼肌麻痹导致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物体,成像不在同一视网膜对应点上所致,这种情况在向麻痹肌肉作用方向注视时更为明显。

3.瞳孔改变:动眼神经麻痹时可伴有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的改变,如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等;而展神经、滑车神经麻痹一般不伴有瞳孔改变。

四、诊断方法

1.详细病史采集:包括发病过程、是否有头部外伤史、既往疾病史(如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病史等)、家族史等。例如,询问患者是否突然起病,是否有糖尿病的长期血糖控制情况等。

2.眼部检查:

眼外肌运动检查,通过让患者向各个方向转动眼球,观察眼球运动情况,确定哪条眼肌麻痹。

瞳孔检查,观察瞳孔的大小、形状、对光反射等情况,辅助判断神经受累情况。

3.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或MRI检查,有助于发现颅内是否有病变,如肿瘤、脑血管疾病等。对于怀疑颅内病变的患者,头颅MRI对软组织的分辨力更高,能更清晰地显示神经、血管等结构。

4.电生理检查:如肌电图等检查,有助于评估肌肉和神经的功能状态,辅助诊断肌源性或神经源性眼肌麻痹等情况。

五、治疗原则

1.针对病因治疗:

如果是脑血管疾病引起,需按照脑血管病的治疗原则进行相应治疗,如脑梗死可根据病情选择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等治疗;脑出血则根据出血量等情况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对于肿瘤引起的眼肌麻痹,需根据肿瘤的性质、部位等采取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相应治疗措施。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引起的眼肌麻痹,主要是积极控制血糖,可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部分患者神经功能可能有所恢复。

2.对症支持治疗:

对于复视的患者,可佩戴三棱镜,以减轻复视带来的不适。

重症肌无力患者可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等药物改善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儿童使用时需特别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剂量调整。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眼肌麻痹可能由先天性因素、感染、外伤等多种原因引起。在诊断时需仔细询问母亲孕期情况、出生史等。治疗时要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药物使用需谨慎,尽量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例如,对于儿童重症肌无力,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眼肌麻痹多与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相关。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基础疾病的综合管理,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同时,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其他疾病,用药时需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老年患者的机体功能衰退,对疾病的耐受和反应与年轻人不同。

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出现眼肌麻痹时,诊断和治疗需特别谨慎。影像学检查的选择要权衡辐射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检查方法。治疗药物的选择要考虑对胎儿的安全性,需多学科会诊,综合评估母亲和胎儿的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脑桥出血
脑桥出血主要是指患者基底动脉桥支断裂而引起的疾病,是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凶险的一种。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单眼正常双眼有重影怎么回事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单眼正常双眼有重影,可能与斜视、眼肌麻痹、屈光不正等原因有关。 1.斜视 斜视患者双眼的视线不平行,当注视一个物体时,双眼的成像不能落在同一位置,就会出现重影。 2.眼肌麻痹 眼肌麻痹可由外伤、炎症、肿瘤等原因引起,导致眼睛的运动不协调,产生重影。 3.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这些
眼睛有点斜视怎么调整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眼睛有点斜视可以通过眼镜矫正、眼肌训练、药物治疗等方法处理。 1.眼镜矫正 对于一些轻度斜视的患者,佩戴特定的眼镜可能有助于矫正视觉问题。这些眼镜通常包含特殊的透镜,可以调整光线的折射,使眼睛能够更好地对准目标。 2.眼肌训练 眼肌训练是一种通过锻炼眼部肌肉来改善斜视的方法,包括眼球运动、眼球追踪、
糖尿病对眼睛的影响有哪些症状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对眼睛的影响会导致多种症状,包括视力模糊、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眼部神经病变等。 1、视力模糊 长期高血糖会引起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导致晶状体屈光度变化,从而出现视力模糊的情况。这是糖尿病患者早期可能出现的眼部症状之一。 2、视网膜病变 这是糖尿病眼部并发症中较为严重的一种。视网膜上的微小
疼痛性眼肌麻痹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疼痛性眼肌麻痹病因还没有确切的结论,一般情况下和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有关。 疼痛性眼肌麻痹主要是眼眶周围组织外伤、感染、肿瘤等导致眶后组织中支配眼球运动神经通过的部位发生的慢性炎性反应,通常海绵窦炎症、胶原组织病、巨细胞性血管炎、慢性感染性疾病等患者易出现疼痛性眼肌麻痹。 建议出现眼后部疼痛、眼球运动障
复视的治疗方法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复视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眼镜矫正、眼肌训练、手术治疗等。 1、眼镜矫正 通过佩戴单光镜片、双光镜片等调整屈光度,以改善视力并减轻复视症状。 2、眼肌训练 包括眼球运动练习、集合训练等,以增强眼部肌肉协调性,从而改善复视。 3、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眼球位置异常或眼肌麻痹导致的复视,可采用手术治疗,如斜视
后天斜视是怎么造成的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后天斜视的成因主要包括屈光异常、外伤、眼肌麻痹、神经系统疾病等。 1.屈光异常 如近视、远视和散光等,这些视力问题可能导致眼睛调节异常,进而引发斜视。 2.外伤 颅脑或眼部受伤,例如眶壁骨折或脑损伤,可能影响眼外肌神经,导致斜视。 3.眼肌麻痹 病毒感染或炎症等可能导致眼肌麻痹,进而引起眼球运动障碍
眼肌麻痹严重吗?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眼肌麻痹是否严重,需要根据引起眼肌麻痹的原因来判断。如果是脑炎、颅神经炎、外伤等因素引起的眼肌麻痹,一般是不严重的,大部分患者通常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但如果是鼻咽癌、海绵窦区肿瘤等疾病造成的,由于原发病比较严重,因此眼肌麻痹也难以治疗,相对比较严重。如果是动脉瘤导致的,也比较严重。因为动脉瘤一旦
眼肌麻痹怎么治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眼肌麻痹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放化疗及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 糖尿病引起眼肌麻痹可使用降糖药口服或注射,包括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炎症引起的眼肌麻痹可使用抗炎药物治疗,包括头孢类药物、抗结核药物以及激素类药物等。 2.放化疗 放化疗主要适用于鼻咽癌引起的眼肌麻痹。 3.
什么是眼肌麻痹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眼肌麻痹是指疾病、外伤等因素引起的眼球运动神经受损、眼外肌受损的疾病。 眼肌麻痹通常继发于脑梗死、脑动脉瘤、糖尿病、重症肌无力以及脑干出血,患者发病时可出现上眼睑下垂、复视、眼球活动障碍等症状,部分患者有可能因视神经受刺激、中枢神经功能障碍伴有头痛、头晕、眼眶痛、发热、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四肢无力等
眼肌麻痹症状如何治疗?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可能和过度劳累、压力过大、外伤、肿瘤压迫、或脑血管疾病等有关,也可能和眼肌麻痹有关,可表现出上睑下垂、斜视、复视、瞳孔异常等表现。建议尽早选择正规公立医院的眼科检查,主要是找出病因,去除诱因,同时应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及改善微循环的药物等,进行热敷及按摩,注意休息,合理用眼。
眼肌麻痹重影多久能好
陶远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眼睛麻痹重影能否好转以及好转需要的时间,每个人都不一样。部分患者经过营养神经治疗以及针灸治疗、眼部按摩等治疗后,三个月之内可以恢复。但是也有很多患者即使经过积极的治疗,眼睛麻痹造成的重影也无法完全消除。如果保守治疗超过三个月,仍然有症状且影响生活,考虑做斜视矫正手术治疗,从而消除重影。
眼肌麻痹重影能治好吗
陶远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眼肌麻痹出现重影是可以治好的。在发病的早期,患者可以通过针灸治疗,其次可以口服甲钴胺片,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等神经营养治疗,来促进麻痹的眼肌功能恢复。如果经过保守治疗超过三个月,眼肌麻痹仍然无法恢复,患者可以通过做斜视矫正手术来消除重影的症状。术前,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的眼科检查,由医生根据病情来设计具体的手术方案。
眼肌麻痹严重吗
陶远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眼肌麻痹是比较严重的眼科疾病,会对双眼视功能造成明显影响,例如会引起看东西重影、眼球运动受限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上睑下垂的现象。眼肌麻痹早期可以采取针灸治疗,同时口服神经营养药物促进眼肌功能恢复,例如甲钴胺片等。如果药物保守治疗超过三个月无效,可以考虑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比如斜视矫正术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