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淋巴结是人体免疫系统一部分,正常小,致病可致肿大。病因分感染(病毒、细菌)和非感染(免疫、肿瘤)。表现有腹痛、发热、消化道症状及腹部轻压痛等。诊断靠体格检查、影像学(超声、CT)、实验室(血常规、CRP)检查。治疗分非感染和感染因素,非感染依情况治,感染分病毒对症支持、细菌用抗生素并对症。儿童和老年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选无创检查、遵儿科用药,老年综合基础病考虑检查治疗。
一、定义与解剖基础
肠系膜淋巴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分布在肠系膜上。正常情况下,肠系膜淋巴结较小,直径多在0.2-0.5厘米之间,一般不易被触及。当各种致病因素作用时,淋巴结会发生反应性增生,导致肿大。
二、常见病因
(一)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如EB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多见于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受到病毒侵袭,病毒感染后可累及肠系膜淋巴结,引发其肿大。例如,在肠道病毒流行季节,儿童感染肠道病毒后,常出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相关症状。
2.细菌感染:常见的有链球菌、沙门菌等感染。细菌感染可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累及肠系膜淋巴结,引起淋巴结炎症反应性增生。比如,沙门菌感染肠道后,可导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可能出现腹痛、发热等表现。
(二)非感染因素
1.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肠炎等疾病,可累及肠系膜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器官,当累及肠系膜淋巴结时,就会引起其病理改变。
2.肿瘤性疾病:虽然相对少见,但也可能导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如淋巴瘤等。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可累及肠系膜淋巴结,使其异常增大。
三、临床表现
(一)症状表现
1.腹痛:多为脐周或右下腹隐痛、胀痛或阵发性绞痛。儿童患者表述可能不够准确,常表现为不定时的哭闹、用手按揉腹部等。例如,因病毒感染引起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儿童,常出现反复的脐周腹痛。
2.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呈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范围多在37.5-39℃之间。如果是细菌感染导致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发热可能相对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可能较长。
3.其他症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当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刺激肠道时,会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从而出现这些消化道相关表现。
(二)体征表现
腹部查体时,可能在脐周或右下腹有轻度压痛,压痛部位不固定,腹肌紧张不明显。医生进行腹部触诊时,一般不会触及明显的肿块,但肿大的淋巴结可能会有轻微的触痛。
四、诊断方法
(一)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详细的腹部体格检查,了解患者腹痛的部位、性质以及压痛情况等,但体格检查主要是初步筛查,不能确诊。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方法。超声可清晰显示肠系膜淋巴结的大小、形态等。一般来说,超声下肠系膜淋巴结短径大于1.0厘米可考虑为肿大。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可重复性好等优点,能够直观地观察淋巴结的情况,对于儿童患者尤为适用,因为儿童对辐射性检查相对敏感,超声无辐射影响。
2.CT检查:对于超声检查不能明确或者怀疑有其他病变时可考虑CT检查。CT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腹腔内淋巴结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但CT有一定辐射,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除非超声等检查不能满足诊断需求。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轻度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常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等情况,但不能单纯依靠血常规确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病因。
2.C-反应蛋白(CRP):细菌感染时,CRP常明显升高;病毒感染时,CRP多正常或轻度升高。CRP是反映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可辅助判断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五、治疗原则
(一)非感染因素导致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治疗
如果是免疫性疾病引起,需要根据具体的免疫性疾病类型进行相应治疗,如使用免疫调节剂等,但需遵循循证医学的规范治疗方案。对于肿瘤性疾病导致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需要进行抗肿瘤相关治疗,如化疗、手术等,具体治疗方案依据肿瘤的病理类型和分期等情况确定。
(二)感染因素导致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治疗
1.病毒感染: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让患者多休息,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发热的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体温较高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的退热处理,但需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的退热方式。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呕吐、腹泻导致脱水等情况,需要进行补液治疗。
2.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但在等待药敏结果时可根据经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同时,也需要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如针对腹痛进行适当的处理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免疫系统脆弱,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尽量选择无创或辐射小的检查方法,如优先选择超声检查。在药物使用上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如果是病毒感染导致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体温变化以及腹痛情况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二)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诊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时,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对检查和治疗的影响。例如,在使用抗生素时要考虑对其基础疾病的影响,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要评估检查对其心肺功能等的影响。同时,老年患者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如腹痛可能较轻,容易延误诊断,需要医生更加细致地进行排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