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肠息肉是什么意思

来源:民福康

多发性肠息肉是肠道黏膜表面多个隆起性病变,可分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因与遗传、炎症、生活方式、年龄有关,有肠道和全身症状,靠结肠镜等诊断,小息肉内镜治疗,多广或恶变需手术,儿童、老人、孕期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多发性肠息肉的定义

多发性肠息肉是指肠道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多个隆起性病变。肠道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小肠和大肠,息肉可发生在肠道的不同部位,如结肠、直肠等。从病理角度看,它可以是肿瘤性息肉(如腺瘤性息肉)或非肿瘤性息肉(如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

二、可能的病因

1.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综合征可导致多发性肠息肉,例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患者体内存在特定的基因突变,使得肠道容易出现大量腺瘤性息肉。如果家族中有相关遗传病史,家族成员患多发性肠息肉的风险会明显增高。

2.炎症刺激:长期的肠道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肠道黏膜在慢性炎症的反复刺激下,容易出现息肉样病变。炎症会引起肠道黏膜的增生、修复异常,进而形成多发性息肉。例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程较长时,肠道黏膜反复炎症,就可能逐渐发展为多发性肠息肉。

3.生活方式因素: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的人群,肠道蠕动相对缓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肠道黏膜受到不良刺激的机会增加,可能增加多发性肠息肉的发生风险。此外,吸烟、过量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对肠道黏膜产生不良影响,参与多发性肠息肉的发生发展。

4.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黏膜的功能和修复能力会逐渐下降,肠道内环境更容易出现异常,使得老年人患多发性肠息肉的几率相对较高。一般来说,中老年人群是多发性肠息肉的高发群体。

三、临床表现

1.肠道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或其他检查时发现。但也有患者会出现腹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等。还可能出现腹泻或便秘,或者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的情况。如果息肉表面发生糜烂、溃疡,可能会有便血,表现为大便带血,血色可为鲜红或暗红,出血量较少时可能仅在大便潜血试验中发现阳性。

2.全身症状: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相关症状,如乏力、面色苍白、头晕等。如果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性疾病导致的多发性肠息肉,除了肠道表现外,还可能有一些伴随的特殊表现,比如口腔黏膜色素沉着等(如Peutz-Jeghers综合征,除了肠道多发性息肉外,还有口腔、口唇等部位的色素沉着)。

四、诊断方法

1.结肠镜检查:这是诊断多发性肠息肉最常用且重要的方法。通过结肠镜可以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的情况,清晰地看到肠道内多个息肉的位置、大小、形态等。医生可以在结肠镜下对息肉进行活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息肉的性质是肿瘤性还是非肿瘤性,这对于制定后续治疗方案非常关键。例如,发现肠道内有多个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隆起,通过结肠镜活检病理可以确定是腺瘤性息肉还是炎性息肉等。

2.钡剂灌肠检查:可以显示肠道的轮廓,对于发现肠道内较大的息肉有一定帮助,但相对于结肠镜检查,其对小息肉的发现和诊断准确性不如结肠镜,且不能进行活检。例如,在钡剂灌肠影像上可能会看到肠道内有充盈缺损等表现,但需要进一步结合其他检查明确诊断。

3.基因检测:对于怀疑有遗传因素导致的多发性肠息肉,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基因检测可以检测相关的致病基因,有助于明确诊断和进行家族遗传咨询。比如检测APC基因等相关突变情况,若存在特定突变,则高度提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五、治疗原则

1.内镜下治疗:对于较小的、数量相对较少的多发性肠息肉,可以在内镜下进行治疗。常用的方法有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包括圈套器电切术、高频电凝切除术等。这种方法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例如,对于直径较小的腺瘤性息肉,可以通过内镜下圈套器将息肉套住后电切去除。对于一些扁平状的息肉,可能会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SD)等更精细的内镜治疗技术,适用于较大或位置较特殊的息肉。

2.手术治疗:如果息肉数量非常多、范围广泛,或者息肉发生恶变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例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若肠道内息肉密集,可能需要考虑行全结肠切除术加回肠肛管吻合术等手术方式。手术治疗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息肉的分布和病理情况等综合判断。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多发性肠息肉相对较少,但如果是遗传性息肉病导致的,如Peutz-Jeghers综合征,儿童期可能就会出现相关表现。对于儿童多发性肠息肉,由于儿童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在诊断和治疗上需要更加谨慎。内镜下治疗时要选择合适的内镜设备和治疗方法,尽量减少对儿童身体的创伤。同时,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因为肠道息肉可能会影响营养吸收,进而影响儿童的生长。

2.老年人:老年人患多发性肠息肉时,往往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诊断时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选择相对安全的检查方法。在治疗方面,需要权衡手术或内镜治疗的风险与获益。例如,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内镜下治疗的耐受性可能相对较差,手术风险也可能相对较高,需要综合评估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术后的护理和康复,因为老年人恢复相对较慢,要预防术后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

3.女性孕期:孕期发现多发性肠息肉时,需要特别谨慎。一般来说,孕期不建议首先进行有创的内镜下治疗等操作,因为内镜检查和治疗可能会对孕期妇女和胎儿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密切观察息肉的变化情况,在充分评估风险后,根据息肉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处理。产后再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肠息肉
肠息肉一般指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肠息肉0.3cm要不要切除?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单个直肠息肉癌变可能性不高,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在肠镜检查时顺便将息肉切除,以防息肉出现病变。息肉的类型可分为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绒毛状腺瘤、错构瘤等,在没有经过病理结果分析前统称为息肉,与肠道炎症感染、家族史或是接触放射性物质等因素有关。如果患者息肉小于1cm,且为单发性息肉,可不用手术,定期复查
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不一定需要切除。结肠息肉的类型较多,其中增生性息肉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表现,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患者定期复查即可。如果属于炎症性息肉,经过有效的抗炎治疗干预原发病后,息肉通常会自行消失,也不需要进行手术切除。但是如果患者存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这类息肉癌变的风险较高,建议患者尽早通过外科
肠息肉和年龄有关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的发生和年龄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年龄的增长可能会提高患结肠息肉的几率。结肠息肉发病的具体病机并不明确,但是多与炎症刺激、遗传或者基因突变等原因有关,而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经常抽烟酗酒,还有年龄增长,都可能会影响结肠功能,导致结肠上局部组织老化脱落,或者异常增殖,引起结肠息肉生长。除此之外,过
肠息肉切除后还会癌变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切除后一般不会发生癌变。结肠息肉的类型较多,其中增生性息肉症状不明显,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切除后通常不会反复发作。而炎症性息肉在炎症反应消退后可能会随之消失,癌变的几率也很低。如果患者存在腺瘤性息肉,则存在一定癌变的趋势,但是如果患者能够尽早切除,术后癌变的几率也会降低,不需要过分担心。患者
广基结肠息肉是指什么?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广基结肠息肉属于良性的结肠息肉,只是广基结肠息肉的基底部相对比较宽,而且相对更加容易癌变。在临床上多考虑是由于长时间慢性炎症刺激造成的,会造成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有粘液以及脓血便。在临床上一旦发现广基结肠息肉就建议尽早采取手术摘除,避免术后后期恶变。同时在术后三个月需要复查下电子结肠镜,因为息肉很容易
做过肠息肉手术后还会复发吗?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大部分情况下,肠息肉手术后不会复发或者复发的概率很低。但如果表现出以下情况,也不能排除肠息肉复发的可能性。第一,如果手术没有完全切除肠息肉,特别是没有完全切除肠息肉的基底部分,息肉可能会再次生长。第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注意及时改变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如吃辛辣、刺激性和油腻的食物,可能会造成肠息肉
做了肠息肉手术后注意事项吃什么?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做了肠息肉手术之后,主要就是要注意多休息,尽量防止过多的劳动。此外,做了肠息肉手术之后,在饮食上尽量还是以柔软好消化的食物为主,少吃油炸的食品,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防止疲劳和熬夜的发生。此外,在肠息肉手术之后,一定要防止过于干硬的食物,饮食上一定要做到细嚼慢咽。平时也一定要注意保持生活习惯,饮食习
肠息肉手术费是多少?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肠息肉手术费对于不同的医院及地区,具体费用也不一样。拿三甲医院举例来说,做息肉电切至少需要花费两三万,包括检查费,手术费,麻醉费用及药品等医疗费用,还是说全程顺利,息肉单发且不大。手术费用首先跟病人整体健康情况,息肉大小数目及有无癌变等因素有直接关系,根据病情不同费用的弹性很会大,其次就诊医院及诊治
肠息肉是怎么形成的?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肠息肉具有一定遗传因素的,如果病人有肠息肉的家族史,后代的患病率就会高些。其次也有可能是病人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导致的,例如长期摄入高蛋白、高脂肪类的食物、暴饮暴食或者是吸烟酗酒等,就会增加患肠息肉的概率,肠息肉属于良性的病变,所以病人不用太紧张,定期去医院复查,同时还要调整饮食习惯。如果息肉的直径比较
肠息肉手术后吃什么好?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若是做的微创手术,肠息肉手术以后是需要禁食二十四小时,因为饮食会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对于创面恢复有影响,一般术后两三天可以进少量的流食,一周以后逐渐过渡到正常的饮食。若是进行的常规手术,那需要术后禁食3到4天。在肠蠕动恢复以后,可以开始进流食,比如喝点菜汤,稀饭,最好是少食多餐,可以多吃几次,每次吃的
肠息肉怎么治疗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分为炎性息肉、腺瘤样息肉,需要根据具体的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1.炎性息肉如果是炎性息肉,患者肠道存在慢性炎症,可以遵医嘱选择药物治疗,比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还可遵医嘱口服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枯草杆菌等,改善肠道功能。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肠炎得到有效控制,结肠息肉也会逐渐消失。2.腺瘤样息肉如果是腺瘤样息肉,
肠息肉术后黑便怎么回事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术后黑便可能是陈旧性出血、新鲜出血、饮食干扰、上消化道出血等导致的。1.陈旧性出血如果患者术后很快出现黑便,量不大,可能是因为治疗过程中,有少量出血,在肠道内积聚,通过细菌对血进行分解,出现黑色粪便,即为陈旧性出血。2.新鲜出血进行结肠息肉手术,创面较大,可能需要采用金属夹进行闭合创面。如果金属夹过早脱落、出现新糜烂、术后创面有渗
肠息肉会癌变吗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是否会发生癌变,主要是看结肠息肉属于什么性质。如果是增生性、炎性的息肉,一般不会发生癌变。但是腺瘤样息肉,容易发生癌变。肠癌与腺瘤的癌变有密切关系,在腺瘤样息肉里,比如家族性息肉病、以息肉病为突出表现的林奇综合征、管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这些腺瘤也有一定的癌变风险。
肠息肉手术要住院几天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肠息肉手术需要住一周左右可以出院。住院前一至两天需要抽血化验,了解是否存在出血风险。另外,排查有没有传染病,第二天或者第三天以后开始做手术,常规手术如果没有并发症,两三天以后可以顺利出院,但是如果有并发症,比如出现肠穿孔或者感染,住院时间会长,至少也要半个月左右。
乙状结肠息肉是什么意思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是指在乙状结肠部位长出了一些肉瘤样的物质,而造成这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炎症刺激所造成。乙状结肠息肉一般都是良性的,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单发乙状结肠息肉一般没有太多症状,也不需要治疗。多发乙状结肠息肉需要手术切除,但乙状结肠息肉很少会发展为肠癌。
肠息肉癌变的几率大吗
陈冰 副主任医师
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三甲
肠息肉癌变几率需要根据具体类型来确定,增生性息肉和炎症刺激性息肉癌变几率相对比较小,而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癌变几率相对要高一些。如果在直肠检查过程中发现有息肉存在,原则上还是需要进行早期切除,虽然结肠息肉为良性病变,但是如果长时间反复刺激或者摩擦,癌变几率会明显增高,术后还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定期复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