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炎可由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及自身免疫性因素、其他诱发因素引起。病毒感染包括多种病毒经不同途径入脑引发炎症;细菌感染通过呼吸道等途径入脑致炎症;真菌感染易感免疫低下人群,经呼吸道入脑引发慢性炎症;其他病原体如螺旋体、寄生虫可经相应途径入脑致病;自身免疫性脑炎因免疫系统攻击自身脑组织抗原致病,不同情况有不同发病机制及表现;免疫力低下、头部外伤、基础疾病等也易诱发急性脑炎,不同人群因自身特点在发病及病情表现等方面有差异。
病毒引发脑炎的机制:病毒感染人体后,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以单纯疱疹病毒为例,病毒首先在黏膜或皮肤上皮细胞中复制,然后沿神经末梢逆行至神经节内潜伏,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病毒被激活并大量复制,然后沿神经轴突扩散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神经元的炎症、坏死、出血等病理改变,导致急性脑炎的发生。
细菌感染
常见细菌及感染来源: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是常见的引起急性脑炎的细菌。脑膜炎双球菌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容易传播;肺炎链球菌可存在于正常人的鼻咽部,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可侵入血流并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感染;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多见于儿童,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等途径感染。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逐渐衰退,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引发急性脑炎,而儿童的免疫系统特点使得他们在面对细菌感染时,如果防护不当也容易发病,比如儿童在冬季室内活动多,空气不流通,增加了细菌传播感染的机会。
细菌导致脑炎的病理过程:细菌进入人体后,可在血液中繁殖并形成菌血症,随后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实质。细菌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生长繁殖,释放毒素,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脑膜和脑实质的炎症、水肿等病变,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引发急性脑炎相关的一系列症状,如发热、头痛、抽搐、意识障碍等。
真菌感染
常见真菌及易感人群:新型隐球菌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的常见病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是易感人群,例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容易感染新型隐球菌;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其体内微生态平衡被打破,也容易发生真菌感染引发脑炎。老年人本身免疫功能有所下降,若同时患有其他基础疾病且长期使用上述药物,感染真菌的风险增加;儿童如果存在先天性免疫缺陷等情况,也可能成为真菌感染引发急性脑炎的易感人群。
真菌引发脑炎的方式:新型隐球菌通常存在于土壤、鸽粪等环境中,可通过呼吸道吸入后进入人体,然后经血行播散至中枢神经系统。真菌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生长繁殖,引起慢性炎症反应,导致脑膜和脑实质的病变,病情相对较为隐匿,病程可能较长,且治疗难度相对较大。
其他病原体感染
螺旋体感染:如钩端螺旋体,多通过接触被钩端螺旋体污染的疫水而感染,常见于接触疫水的人群,如农民、渔民等。钩端螺旋体侵入人体后,可经血液循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炎症反应,导致急性脑炎相关表现。
寄生虫感染:例如脑型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主要通过按蚊叮咬传播。疟原虫随血流到达脑部,引起脑组织的炎症、水肿等病变,导致急性脑炎症状。在疟疾流行地区,人群感染风险较高,尤其是儿童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受到影响。
自身免疫性因素
发病机制:自身免疫性脑炎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脑组织中的某些抗原,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例如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体内产生了针对NMDAR的自身抗体,这些抗体与神经元表面的NMDAR结合,干扰了正常的神经信号传递,引起神经元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自身免疫性脑炎的发生与个体的遗传易感性以及环境因素等有关,比如某些基因多态性可能增加个体发生自身免疫性脑炎的风险,而感染等因素可能作为诱因触发自身免疫反应。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病,但在一些特定亚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发病差异,例如抗NMDAR脑炎在青少年和儿童中相对多见。
相关因素影响:自身免疫性脑炎的发生没有明显的性别绝对偏好,但在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独特的精神症状、运动障碍等表现;而成年人可能更多表现为认知障碍、癫痫发作等。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如自身抗体检测等)以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治疗上常需要使用免疫调节药物等进行干预。
其他诱发因素
免疫力低下: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如患有艾滋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导致免疫抑制的情况,更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而引发急性脑炎。例如艾滋病患者由于CD4+T淋巴细胞显著减少,免疫系统几乎崩溃,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极差,非常容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进而导致急性脑炎。
头部外伤:严重的头部外伤可能导致颅骨骨折、脑组织损伤等,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屏障功能受损,从而增加病原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脑炎的风险。例如头部受到撞击等严重外伤后,局部脑组织受损,病原体更容易通过破损的部位进入脑实质引起炎症反应。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头部相对较大且骨骼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头部外伤后发生急性脑炎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而且儿童头部外伤后的护理和观察需要更加细致,因为儿童自身的修复能力和对病情的表达能力相对有限,容易延误病情。
基础疾病影响:一些基础疾病也可能增加急性脑炎的发生风险。例如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并发各种感染,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发脑炎;患有恶性肿瘤并接受化疗、放疗的患者,其免疫系统受到抑制,也容易发生病原体感染导致急性脑炎。老年人本身可能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相互影响,进一步降低机体免疫力,使得老年人发生急性脑炎的几率增加,而且老年人对疾病的耐受能力较差,病情变化可能较为迅速,需要密切关注和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