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的常见致病病毒包括肠道病毒、疱疹病毒、虫媒病毒等,人体免疫力与病毒性脑炎关系密切,免疫力正常人群在特殊情况下可能发病,免疫力低下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免疫抑制人群)更易发病,血-脑屏障正常可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可通过直接侵袭、借助细胞运输、破坏血-脑屏障完整性等机制突破血-脑屏障引发病毒性脑炎。
一、病毒性脑炎的常见致病病毒
(一)肠道病毒
1.来源与传播:肠道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脑炎较常见的病原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夏季和秋季等温暖季节较为活跃,儿童由于卫生习惯相对较差等因素,更容易感染此类病毒。例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它们可在肠道内繁殖,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脑炎。
2.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对于儿童来说,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性脑炎的概率相对较高,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抵抗病毒的能力相对较弱。而成年人也可能感染,但症状相对儿童可能相对较轻一些,但也不能忽视,一旦感染也需要及时就医。
(二)疱疹病毒
1.单纯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和2型(HSV-2)均可引起病毒性脑炎。HSV-1通常引起成人的病毒性脑炎,多与口唇疱疹复发有关,病毒可沿三叉神经逆行至中枢神经系统。HSV-2则更多见于新生儿或性传播相关的感染情况。对于新生儿而言,通过产道时可能感染HSV-2,从而引发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导致病毒性脑炎,这对新生儿的健康威胁极大,可能影响其智力发育等重要方面。
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儿童时期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病毒会潜伏在神经节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再次激活,沿着神经纤维移动到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病毒性脑炎。对于儿童来说,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在水痘康复后,如果后续出现免疫力降低的情况,如患有其他严重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就更容易出现病毒激活引发脑炎的情况。而成年人如果既往有水痘病史,在免疫力低下时也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三)虫媒病毒
1.乙脑病毒:乙脑病毒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在我国南方等蚊虫较多的地区较为常见。感染乙脑病毒后,病毒会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儿童由于免疫系统不如成年人完善,感染乙脑病毒后发生病毒性脑炎的风险相对较高。而且在乙脑流行地区,儿童如果没有及时接种乙脑疫苗,感染风险会进一步增加。不同年龄的人群对乙脑病毒的易感性不同,儿童相对更易受影响,一旦发病,病情严重程度也可能相对更重,可能出现高热、抽搐、昏迷等严重症状。
二、人体免疫力与病毒性脑炎的关系
(一)免疫力正常人群
当人体免疫力正常时,免疫系统能够有效地识别和抵御入侵的病毒。例如对于常见的轻度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多种方式来清除病毒,阻止病毒进一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但如果病毒的毒力较强或者人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过度疲劳、长期处于压力状态等导致免疫力短暂下降时,就可能无法完全抵御病毒,使得病毒有机会突破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发病毒性脑炎。
(二)免疫力低下人群
1.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尚在发育过程中,相对成年人来说免疫力较低。新生儿免疫系统更为不成熟,血-脑屏障也相对不完善,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例如早产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更不成熟,感染病毒性脑炎的风险比足月儿更高。对于儿童期的孩子,如果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如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等,其免疫力严重低下,极易发生各种病毒感染,包括引发病毒性脑炎。
2.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功能逐渐衰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下降。例如T细胞的功能减弱,对病毒的识别和杀伤能力降低;B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也下降。所以老年人更容易感染病毒,并且感染后发生病毒性脑炎的概率增加。同时,老年人往往还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基础疾病也会进一步削弱机体的免疫力,使得病毒性脑炎的发生风险升高。
3.免疫抑制人群: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如器官移植后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来防止排斥反应的患者,其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对病毒的抵抗力大大降低。此外,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被病毒破坏,也属于免疫抑制人群,极易发生各种机会性病毒感染,包括引发病毒性脑炎。这些人群一旦感染相关病毒,就需要更加警惕病毒性脑炎的发生,因为他们的机体很难依靠自身免疫力来抵御病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侵犯。
三、血-脑屏障在病毒性脑炎发病中的作用
(一)血-脑屏障的正常功能
血-脑屏障是由脑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星形胶质细胞足突等构成的结构,它能够阻止血液中的大部分病原体、有害物质等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微环境稳定。正常情况下,只有一些小分子物质、特定的营养物质等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病毒等病原体很难通过。
(二)病毒突破血-脑屏障的机制
1.直接侵袭:某些病毒可以直接与脑血管内皮细胞结合,然后通过内皮细胞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例如肠道病毒可能通过与脑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结合,从而穿越血-脑屏障。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血-脑屏障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相对成年人更易发生病毒直接侵袭血-脑屏障进而引发脑炎的情况。
2.借助细胞运输:病毒可以借助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细胞的运输而穿过血-脑屏障。当病毒被这些免疫细胞吞噬后,随着免疫细胞的移动,病毒可能被携带到中枢神经系统。在老年人中,由于免疫细胞的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其携带病毒穿过血-脑屏障的能力虽然不是主要的突破机制,但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血-脑屏障的完整性,使得病毒更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脑炎。
3.血-脑屏障完整性破坏:当机体受到感染等刺激时,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血-脑屏障的完整性被破坏。例如病毒感染引发全身炎症反应,使得血管通透性增加,血-脑屏障的结构被破坏,从而让病毒更容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在发生严重病毒感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时,都可能出现血-脑屏障完整性破坏的情况,进而引发病毒性脑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