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痛由胃癌引起,疼痛多持续且渐重,时间无规律,伴消瘦等;胃痛泛指胃脘痛,病因多样,不同病因疼痛性质、时间、伴随症状异,胃癌痛因胃恶变,胃痛因胃炎等,诊断上胃癌痛靠胃镜等,胃痛靠胃镜等,特殊人群中儿童、老年人、女性各有其胃痛胃癌痛特点及诊治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范畴
胃癌痛:是由胃癌引起的疼痛,胃癌是发生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胃癌痛通常与肿瘤的生长、侵犯周围组织或转移等相关。肿瘤不断生长可能会侵犯胃壁的神经、周围的脏器或组织,从而引发疼痛。例如,肿瘤侵犯胃周的神经丛时,可导致较为持续且逐渐加重的疼痛。
胃痛: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泛指上腹部胃脘部的疼痛,其病因多样,可能由多种良性疾病引起,如胃炎、胃溃疡、胃痉挛等。比如,胃炎患者由于胃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可能出现上腹部隐痛、胀痛等不适;胃痉挛时则可能出现突发的剧烈绞痛。
二、疼痛特点
胃癌痛
疼痛性质:多为持续性隐痛、胀痛或钝痛,且随着病情进展可能逐渐加重,后期可能出现难以忍受的剧痛。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刺痛等表现。例如,晚期胃癌患者肿瘤广泛侵犯周围组织时,疼痛往往较为剧烈且持续。
疼痛时间:疼痛出现时间无明显规律性,可在进食前后、空腹时等不同时间段出现,且可能逐渐频繁发作。随着病情发展,发作频率可能增加。
伴随症状:常伴有消瘦、贫血、黑便、食欲减退等症状。因为肿瘤消耗机体营养、侵犯血管导致出血等,所以患者会出现消瘦、贫血、黑便等表现,同时肿瘤影响胃的消化功能,导致食欲减退。
胃痛
疼痛性质: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痛性质有所不同,胃炎引起的多为隐痛、胀痛;胃溃疡引起的疼痛具有一定规律性,多为进食后疼痛,经过一段时间缓解,又称节律性疼痛;胃痉挛引起的多为突发的剧烈绞痛。比如,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特点是空腹疼,进食后缓解,而胃溃疡是进食后疼,空腹缓解。
疼痛时间:与病因相关,如胃溃疡引起的胃痛多在进食后0.5-1小时出现疼痛,至下次进餐前缓解;胃痉挛引起的疼痛时间不固定,多因着凉、饮食不当等诱因导致突发疼痛。
伴随症状:不同病因伴随症状不同,胃炎可能伴有反酸、嗳气等;胃溃疡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胃痉挛主要是突发的剧烈腹痛,一般无其他特殊伴随症状,但如果是因其他疾病导致的胃痉挛,可能伴有原发疾病的相应表现。
三、病因差异
胃癌痛病因:主要是胃黏膜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恶变,如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吸烟酗酒、长期食用腌制烟熏食物、遗传因素等。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其产生的毒素等可损伤胃黏膜,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可能逐渐引发细胞癌变;长期吸烟酗酒会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增加胃癌发生风险;腌制烟熏食物中含有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长期摄入会增加患胃癌的几率。
胃痛病因
胃炎: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如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不良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进食过烫或过冷食物)等引起。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后,引发炎症反应;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会直接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炎。
胃溃疡: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破坏胃黏膜屏障,胃酸则进一步腐蚀胃黏膜,当损伤深度达到黏膜肌层时就形成胃溃疡。
胃痉挛:常因着凉、进食生冷食物、精神紧张等因素引起,寒冷刺激可导致胃平滑肌强烈收缩,从而引发胃痉挛;精神紧张时神经调节紊乱,也可能引起胃痉挛。
四、诊断方法
胃癌痛诊断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重要手段,可直接观察胃内病变的形态、部位等,并可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活检,病理活检是确诊胃癌的金标准。例如,通过胃镜能清晰看到胃内肿瘤的大小、生长方式(是隆起型、溃疡型还是浸润型等)。
影像学检查:如腹部CT、MRI等,可了解肿瘤的大小、侵犯范围、有无转移等情况。腹部CT能发现胃部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是否有肝脏等部位的转移等。
肿瘤标志物检查:如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等,虽然这些标志物不是特异性诊断胃癌的指标,但对辅助诊断、病情监测等有一定价值。比如,胃癌患者血清中CEA、CA19-9等可能会升高,但其他一些消化道疾病也可能导致其轻度升高,所以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胃痛诊断
胃镜检查:对于胃痛患者,胃镜可以明确是否存在胃黏膜的炎症、溃疡等病变。例如,通过胃镜能直观看到胃黏膜是否充血、水肿(提示胃炎),是否有溃疡病灶及溃疡的大小、深度等情况。
幽门螺杆菌检测: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胃痛常见病因之一,检测方法有尿素呼气试验、血清学检测等。尿素呼气试验可以检测患者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若为阳性则提示可能因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痛等相关疾病。
其他检查:如对于怀疑胃痉挛的患者,一般通过临床表现结合病史等进行诊断,通常不需要特殊的实验室或影像学检查,但如果是由其他系统疾病导致的胃痉挛,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原发疾病,如通过血常规等检查了解是否有感染等情况。
五、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胃癌相对少见,但儿童胃痛可能由胃炎等引起,儿童胃炎可能与饮食不规律、感染等有关。儿童胃痛时往往表述可能不清晰,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症状变化,如是否有呕吐、食欲下降等表现。由于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在诊断和治疗胃痛相关疾病时,用药需格外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调整饮食等。
老年人:老年人胃癌痛可能表现不典型,因为老年人感觉迟钝等原因,疼痛可能较轻或不明显,但病情往往进展较快。老年人胃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等。在诊断时需要全面检查,因为老年人多种疾病可能并存。在治疗方面,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等情况,选择相对安全的检查和治疗方式。比如,在选择止痛药物时,要避免对老年人肝肾功能有明显损害的药物,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营养状况等,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疾病的耐受能力较差。
女性:女性胃痛的病因与男性无本质差异,但在一些特殊时期如孕期,胃痛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特别谨慎。孕期胃痛可能由激素变化、子宫增大压迫胃部等引起,在诊断时要避免进行不必要的放射性检查等。治疗上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调整饮食结构等,若需要用药则要选择对胎儿无影响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