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有前兆表现和典型症状,前兆表现有短暂性视力障碍、频繁打哈欠、肢体麻木、言语不清;典型症状包括运动功能障碍(偏瘫、肢体协调障碍)、感觉功能障碍(偏身感觉减退、感觉异常)、言语障碍(失语、构音障碍)、认知障碍(记忆力减退、定向力障碍),不同人群出现相关症状需警惕脑血栓。
一、前兆表现
1.短暂性视力障碍:部分脑血栓患者在发病前会出现短暂性的视力模糊或视野缺损等视力障碍表现,这是因为脑部血管病变影响了与视觉相关的神经传导或血液供应。例如,有的患者会突然发现看东西不清楚,或者一侧眼睛视物有遮挡感,这种情况可能持续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后自行恢复,但这可能是脑血管即将发生严重病变的信号,需要引起重视。对于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的人群,更应密切关注这种视力变化,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脑血栓的高危人群,年龄较大者(通常40岁以上)出现这种情况风险更高。
2.频繁打哈欠:在没有明显疲倦等诱因的情况下,频繁打哈欠可能是脑血栓的前兆之一。这是由于脑部血管硬化、狭窄等导致脑供血不足,刺激呼吸中枢引起的。尤其是中老年人,若近期突然比平时频繁打哈欠,即使睡眠充足也依然哈欠不断,要考虑到脑血管方面的问题。比如一些有动脉硬化病史的老年人,突然出现频繁打哈欠,就需要警惕是否有脑血栓形成的可能。
3.肢体麻木:一侧肢体出现麻木感,比如手部、面部、腿部等部位不明原因的麻木,有时还可能伴有无力感。这是因为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影响了神经的正常功能。如果是中老年人,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出现肢体麻木且持续不缓解,就需要考虑脑血管病变的可能。例如一位50多岁的糖尿病患者,突然出现一侧手部麻木,并且伴有轻微的握力下降,这时候就要警惕可能是脑血栓的前兆,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4.言语不清:说话时出现口齿不清、言语不利的情况,这是因为脑部负责语言功能的区域血液供应受到影响。可能表现为说话含糊,别人不太能听懂其表达的意思,或者自己想表达的内容难以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对于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来说,如果突然出现这种言语方面的变化,要高度怀疑是脑血栓的前兆。比如一位60岁的高血压患者,在晨起后突然出现说话不太利索,表达有些困难,家人就要引起重视,及时送医。
二、典型症状
1.运动功能障碍
偏瘫:一侧肢体突然无力、活动受限,甚至完全不能活动。这是因为脑部控制运动的神经传导通路受损,导致对侧肢体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例如,患者可能突然发现一侧手臂无法抬起,走路时一侧下肢拖曳等。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更为常见,尤其是有脑血管疾病家族史或者长期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的人。比如一位70岁的老人,平时有高血压病史,一天早上起床后发现右侧肢体无力,无法自行穿衣、行走,这很可能是脑血栓导致的偏瘫症状。
肢体协调障碍:表现为走路不稳、拿东西不稳等,这是由于脑部病变影响了平衡和运动协调相关的神经结构。患者可能走路时容易摔倒,或者用筷子夹东西时总是夹不稳。对于一些长期吸烟、饮酒且有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出现这种肢体协调障碍要考虑脑血栓的可能。比如一位55岁的男性,长期大量吸烟饮酒,近期出现走路摇晃,拿杯子喝水时手不停颤抖,拿东西不稳,就要警惕脑血栓。
2.感觉功能障碍
偏身感觉减退:一侧身体的感觉出现减退,比如对疼痛、温度等感觉不敏感。例如,用针轻刺患者一侧身体,患者感觉不到明显疼痛,或者对冷热的感知不如另一侧灵敏。这是因为脑部感觉传导通路受损,影响了对身体感觉信息的传递。在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基础上又发生脑血栓的患者中,这种感觉障碍可能会更明显,因为糖尿病本身也会损伤神经,再加上脑血管病变,会加重感觉方面的异常。比如一位65岁的糖尿病患者,同时有高血压,出现一侧身体感觉减退,就要考虑是两种疾病共同作用下可能发生了脑血栓导致的感觉障碍。
感觉异常:可能出现肢体的麻木、刺痛等异常感觉。这种感觉异常与前兆中的肢体麻木有所不同,典型症状中的感觉异常可能更为明显或持续时间更长。比如患者会感觉一侧肢体有像蚂蚁爬一样的刺痛感,或者持续的麻木感不缓解。对于有高血脂的中老年人,若出现这种持续的感觉异常,要排查是否有脑血栓的可能,因为高血脂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影响脑部血液供应,进而出现感觉异常。
3.言语障碍
失语:包括运动性失语(患者能理解他人语言,但自己不能准确表达)、感觉性失语(患者能说话,但内容无意义,无法理解他人语言)等。这是因为脑部语言中枢区域受到损伤,影响了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功能。例如,运动性失语的患者想表达自己的需求,但说话含糊不清,别人很难明白他的意思;感觉性失语的患者可能不停地说话,但说的内容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而且也听不懂别人说的话。对于有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如肥胖、有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出现言语障碍要立即考虑脑血栓的可能。比如一位45岁的肥胖男性,有家族中有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情况,突然出现言语不清,别人无法理解其表达,就要高度怀疑是脑血栓导致的失语症状。
构音障碍:表现为说话时发音不清、语调异常等,但患者能理解他人语言,也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是因为控制发音的肌肉运动协调功能受到影响,通常是脑部相关神经病变导致的。例如,患者说话时某些字音发不准,说话的节奏和语调与平时不同。对于长期大量饮酒的中老年人,出现构音障碍要考虑是否有脑血栓的可能,因为长期饮酒可能导致脑血管病变,影响发音相关的神经功能。比如一位60岁的男性,长期每日大量饮酒,近期出现说话发音不清,就要排查是否是脑血栓引起的构音障碍。
4.认知障碍
记忆力减退:突然出现近期记忆力明显下降,比如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忘记自己放在哪里的物品等。这是因为脑部病变影响了记忆相关的脑区功能。对于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若出现记忆力突然减退,要考虑脑血栓的可能。比如一位68岁的老人,平时有高血压,最近一周总是忘记刚吃过饭,或者忘记把钥匙放在哪里了,这时候就要警惕是否是脑血栓导致的认知方面的记忆力障碍。
定向力障碍:包括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障碍。比如不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什么日期,或者忘记自己身处何地,不认识身边的亲人等。这是由于脑部病变影响了认知功能中与定向相关的脑区。对于有脑血管疾病病史的人群,再次出现定向力障碍要高度怀疑是脑血栓复发或者新的脑血栓形成。例如一位曾经有过脑血栓病史的75岁老人,突然出现不知道今天是几号,不认识自己的子女,就要立即考虑可能是脑血栓又发作了,需要尽快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