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先天性斜视

来源:民福康

先天性斜视的判断需从多方面进行,包括观察临床表现如眼球位置和运动异常,进行视功能检查如视力和双眼视功能检查,开展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和眼眶CT检查,询问家族史考虑遗传因素,以及针对婴儿期和幼儿期等特殊人群分别考虑相关特殊情况。具体而言,临床表现观察包括眼球位置异常(婴儿期及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和眼球运动障碍(主动和被动运动受限);视功能检查涵盖视力检查(不同年龄段方法不同且视力差异大需关注)和双眼视功能检查(同时视和融合功能异常提示问题);影像学检查中超声可观察眼外肌情况,眼眶CT能评估眼眶结构和眼外肌;家族史询问需关注遗传因素影响;特殊人群方面婴儿期要注意喂养和发育里程碑关联,幼儿期要考虑社交心理影响及视觉发育关键期干预。

一、临床表现观察

1.眼球位置异常

婴儿期表现:先天性斜视在婴儿早期即可发现,患儿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一只眼可能向内(内斜视)或向外(外斜视)偏斜。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可通过观察其注视物体时双眼的位置关系来初步判断。例如,内斜视患儿可能表现为两只眼睛的黑眼球偏向鼻侧;外斜视患儿则可能两只眼睛的黑眼球偏向颞侧。这种眼球位置的异常在出生后6个月内较为明显,因为婴儿在这个阶段双眼视功能开始发育,但尚未完善,容易出现斜视情况。

不同年龄表现差异:随着年龄增长,患儿斜视的表现可能会相对稳定,但仍可通过观察眼球运动来辅助判断。比如,内斜视患儿在向各个方向转动眼球时,偏斜的程度可能有变化,而外斜视患儿同样在眼球转动时可发现异常的偏斜方向。

2.眼球运动障碍

主动运动受限:先天性斜视患儿可能存在眼球主动运动的障碍,如内斜视患儿的患眼向外转动可能受限;外斜视患儿的患眼向内转动可能受限。可以通过让患儿向不同方向转动眼球来观察,例如用玩具在不同方位吸引患儿注视,观察眼球跟随玩具运动的情况。如果某一方向眼球运动明显滞后或不能达到正常位置,提示可能存在眼球运动障碍,进而有助于判断先天性斜视。

被动运动检查:还可进行被动运动检查,用手轻轻推动患儿眼球向各个方向转动,感受眼球运动的阻力。先天性斜视患儿由于眼外肌的异常,可能在被动运动时出现阻力异常的情况。但进行被动运动检查时要轻柔,避免对患儿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尤其是婴儿期的患儿,眼部组织较为娇嫩。

二、视功能检查

1.视力检查

婴儿视力评估:对于婴幼儿先天性斜视的判断,视力检查较为困难,但可通过一些简易方法初步筛查。比如观察患儿对光线、玩具等的注视反应。如果患儿一只眼存在斜视,可能会出现该眼视力发育不良的情况。可以用交替遮盖法观察患儿双眼注视的情况,若遮盖健眼时斜视眼有运动,而遮盖斜视眼时健眼能保持注视,提示斜视眼可能视力较差。随着患儿年龄增长,可进行视力表检查等。对于3岁以上能够配合的患儿,可使用儿童视力表进行检测,若斜视眼的视力明显低于健眼,结合其他表现,有助于判断先天性斜视。

不同年龄段差异:不同年龄段的患儿视力检查方法不同,婴儿期主要依靠观察注视反应,幼儿期可逐步引入简单的视力检测方法,如卡通图案视力表等。通过视力检查发现双眼视力差异较大,且存在斜视表现时,要高度怀疑先天性斜视。

2.双眼视功能检查

同时视检查:先天性斜视患儿往往存在双眼视功能异常。同时视检查是评估双眼视功能的重要项目之一。可以采用同时视检查卡进行检查,让患儿观察检查卡上的图案,判断患儿能否同时感知双眼看到的不同图案。如果患儿不能同时感知双眼看到的内容,提示可能存在同时视功能障碍,这与先天性斜视导致双眼不能正常协同工作有关。

融合功能检查:融合功能检查也是判断先天性斜视的关键。融合功能是指双眼将分开的影像融合成一个完整影像的能力。通过融合功能检查仪等设备进行检查,先天性斜视患儿由于眼位偏斜,很难建立正常的融合功能。例如,进行立体视觉检查时,患儿可能无法感知立体图像的深度等信息,提示融合功能存在问题,进一步支持先天性斜视的判断。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眼外肌情况观察:超声检查可以了解眼外肌的情况。先天性斜视可能与眼外肌的发育异常有关,超声检查能够清晰显示眼外肌的形态、厚度等。比如,可发现眼外肌是否存在增粗、变薄等异常情况。对于婴儿期的先天性斜视患儿,超声检查相对安全,无辐射,能够较好地观察眼外肌的结构,为判断先天性斜视提供依据。

检查注意事项:进行超声检查时,要确保患儿眼部舒适,避免因患儿不配合导致检查不准确。操作医生要熟练掌握超声检查技术,准确观察眼外肌的各项指标。

2.眼眶CT检查

眼眶结构及眼外肌评估:眼眶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眼眶的结构以及眼外肌的情况。通过眼眶CT能够观察到眼外肌的走行、附着点等是否正常。先天性斜视患儿可能存在眼眶结构异常或眼外肌附着点异常等情况,眼眶CT检查可以发现这些细微的结构改变。例如,眼外肌附着点位置偏移等情况在眼眶CT上可清晰显示,有助于明确先天性斜视的病因,对判断先天性斜视有重要价值。

检查的辐射风险及应对:眼眶CT检查有一定的辐射剂量,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要权衡检查的必要性和辐射风险。在进行检查前,要向家属充分告知辐射风险,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使用铅衣遮盖非检查部位等,以尽量减少辐射对患儿的影响。

四、家族史询问

1.遗传因素影响

家族中斜视病史:询问家族史对于判断先天性斜视很重要。如果家族中有先天性斜视的病史,那么患儿患先天性斜视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因为先天性斜视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某些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可能导致眼外肌发育异常等情况,从而引发先天性斜视。例如,若患儿的父母、祖父母等亲属中有先天性斜视患者,那么需要高度警惕患儿患先天性斜视的可能性。

遗传方式分析:先天性斜视的遗传方式较为复杂,可能涉及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等多种方式。了解家族史中斜视的遗传模式,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患儿是否为先天性斜视以及评估其病情的可能发展等情况。但遗传因素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还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五、特殊人群考虑

1.婴儿期特殊情况

喂养与观察:婴儿期的先天性斜视患儿,在观察和判断时要特别注意其喂养情况。因为婴儿期患儿的斜视可能与眼部肌肉发育等多种因素有关,同时要注意观察患儿在吃奶、注视物体时的眼部表现。例如,在喂奶时观察患儿双眼是否能同时注视奶瓶,若发现异常要及时进一步检查。婴儿期的患儿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发育完善,在进行各项检查和观察时要更加轻柔、谨慎,避免对患儿造成伤害。

发育里程碑关联:先天性斜视可能会影响患儿的视觉发育里程碑。要关注患儿在相应月龄应达到的视觉发育指标,如3个月大的婴儿应能短暂注视物体,6个月大的婴儿应能较好地跟随物体运动等。若患儿在相应月龄未能达到正常的视觉发育指标,且存在斜视表现,要高度怀疑先天性斜视,需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

2.幼儿期特殊情况

社交与心理影响:幼儿期的先天性斜视患儿,除了眼部的问题外,还可能面临社交和心理方面的影响。由于外观上的斜视可能导致患儿在与同龄人交往中受到影响,产生自卑等心理问题。在判断先天性斜视时,要考虑到患儿的心理状态,及时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关注患儿的心理发展,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同时,在进行检查和诊断过程中,要尽量让患儿感到舒适和安全,以顺利完成各项检查。

视觉发育关键期干预:幼儿期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于先天性斜视的患儿,要尽早进行干预。如果在幼儿期能够及时发现并诊断先天性斜视,就可以尽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佩戴眼镜、进行视功能训练等,以促进视觉发育,减少斜视对患儿视功能和心理等方面的不良影响。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外斜视
外斜视属于眼科疾病,是指眼外肌协调运动功能出现异常,使得患者双眼无法同时注视同一物体,包括间歇性外斜视、恒定性外斜视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小孩子看电视眼睛斜视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一般来说,如果感觉儿童斜视,建议尽早到附近的医院就诊,确定是不是斜视,完善相关的眼科检查,如散瞳验光等,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建议生活上不要熬夜,早点睡,要适当休息,减少看机、电脑的时间。
斜视眼能治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斜视是可以治疗的。如果是未成年的儿童确诊斜视,可以先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托品等缩瞳剂治疗,减弱眼睛中枢调节的功能,或者局部注射肉毒杆菌麻痹患侧眼肌,维持眼睛两侧肌肉张力平衡,改善斜视症状。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以通过手术治疗,避免斜视发展为弱视。而成年人也可以进行手术治疗,还可以通过戴眼镜的方法进行
斜视要怎么矫正?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是未成年人确诊了斜视,应该尽量进行治疗避免发展为弱视。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外用阿托品、肉毒杆菌等药物治疗,前者可以起到散瞳和缩瞳的效果,改善内斜视。而后者可以麻痹患侧眼睛的拮抗肌,以达到两侧肌肉张力相对平衡的状态,改善斜视。还可以通过手术方法治疗。而成年人则需要通过手术方法治疗,如果是由于后天因素引
斜视性弱视要怎样治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斜视性弱视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治疗:1、配戴矫正眼镜。适用于有内斜视的远视患儿,应先矫正眼位,再矫正视力。2、弱视训练。常用的方法是遮盖疗法,需要将视力好的一只眼睛遮盖,强迫视力差的弱视眼视物,可逐渐提高弱视眼的视力。3、手术治疗。1-3岁内的斜视通过配戴眼镜矫正效果不佳时,可以考虑手术矫正。平时应该
左眼斜视能治好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左眼斜视患者通过积极治疗,通常是可以治好的。此病预后良好,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眼科就诊,如果是屈光调节异常引起的,可以使用阿托品散瞳剂进行治疗。如果是眼部两条肌肉牵拉眼球的力量不平衡导致的斜视,可以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来麻痹拮抗剂,保持两侧肌肉力量平衡,改善斜视症状。另外还可以体格手术治疗,来移动着
眼睛斜视术后注意事项?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眼睛斜视术后应注意休息,同时应保持室内干燥、安静,以促进身体恢复。其次,日常还应注意营养补充,可多吃些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苹果、猕猴桃、青菜、橙子等。此外,还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若合并屈光不正,则患者术后应及时验光,重新配眼镜,以矫正视力。术后还应定期复查,以明确眼部恢复情况。同时
成人斜视能矫正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成人斜视能矫正。斜视一般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若属于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则可使用散瞳剂和缩瞳剂矫正。若属于术后残余斜视、急性麻痹性斜视、活动期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等,则可通过肌内注射A型肉毒素矫正斜视。若以上方法无法改善斜视,则可进行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眼外肌减弱术、肌肉肌健延长术、垂直肌水
斜视有什么症状?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斜视的症状大致如下:第一、一只眼注视时,另一只眼的视轴偏离平行,可明显看出,但如果偏斜不明显,便难以发现。第二、畏光,当眼睛在强光下,斜视患者会不自主的将一只眼眯起或闭上。第三、复视,即会将单一的目标看成两个影像,并受到复视的影响而感觉恶心想吐、头晕。第四、眼球进行转动时,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受限。第
斜视的表现?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斜视的表现具体如下:第一、在注视某一个目标时,一只眼可以注视着目标,另一只眼则不能,呈偏斜,但如果偏斜不明显,则会难以发现。第二、当斜视患者的眼球发生转动时,可出现程度不一的转动受限。第三、斜视患者也会出现复视现象,即将单一的目标看成两个影像,同时因为受到复视的影响,可出现恶心、头晕等不适感。第四、
一只眼睛斜视怎么纠正?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一只眼睛斜视的纠正方法主要如下:第一、药物治疗,比如使用阿托品散瞳剂,有助于矫正部分由屈光调节障碍所造成的内斜视;外用缩瞳剂可用来矫正高AC/A型调节性内斜视等。第二、手术治疗,对于一只眼睛斜视比较严重的患者,需要进一步来医院做外科手术治疗,术前应遵医嘱完善下眼科专科和常规检查,术后注意来医院复查,
斜视的症状有哪些
张燕 副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三甲
斜视的症状实际上那我们怎么说,比如说我讲什么是外斜视吧。外斜视就是比如说我一只眼在看你,那么我另外一只眼就是跑了,不看你了,看到外边的外侧的视野去了,这就叫外斜视。那么内斜就是两只眼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这种斗鸡眼,那么两只眼同时朝内看,他所看到的是也是狭小的,他的视轴是这种交叉的视轴,那么他看到的视野是很狭小的。
斜视是怎么造成的
张燕 副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三甲
张燕:斜视又分为很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包括内斜、外斜,比如间歇,还有恒定性外斜。斜视病因迄今为止不明,其中比较常见的包括先天性、后天性,多数患者是由于先天性因素所致。在母体中发育过程中因为部分因素所致,目前为止斜视没有明确病因。
斜视矫正术疼吗
张燕 副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三甲
12岁以前孩子做斜视手术是全麻,这个也不是绝对的,如果这个孩子要是特别听话,10岁到12岁也可以局麻。全麻谈不上疼了,患者已经没有知觉了。局麻患者,打了麻醉,没有疼痛感觉,但是有不舒服感觉,一拽肌肉患者会很不舒服。有时候拽肌肉比较厉害,心率会减慢,有一个眼心反射,有时候对于这样特别敏感病人,就会进行一个心电监护。
成人斜视能矫正吗
陶远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成年人出现斜视是能够进行矫正的。如果是由于屈光不正引起的调节性斜视,通过配戴眼镜矫正屈光不正之后,即可使斜视度数完全消失。而如果是由于先天发育异常造成的非调节性斜视,或者是由于眼部受到外伤等原因引起的麻痹性斜视、限制性斜视等,则需要通过手术进行矫正,手术会调整眼外肌附着点的位置以及眼外肌张力的大小,使斜视症状消除。
眼睛为什么会斜视
陶远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眼睛出现斜视,通常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第一、由于屈光不正所引起,比如远视有可能造成调节性内斜视,而近视有可能造成调节性外斜视。第二、由于先天发育异常引起,可引起非调节性斜视。第三、由于眼部受到外伤造成,可引起麻痹性斜视以及限制性斜视。通常需要通过手术矫正斜视,从而改善患者外观以及消除看东西重影等症状。
一个眼睛斜视怎么纠正
陶远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一只眼睛出现斜视,需要通过以下方法来纠正。第一、对于眼部患有远视造成的调节性内斜视或者是患有近视造成的调节性外斜视,可以通过佩戴眼镜矫正远视或近视,从而消除斜视症状。第二、对于先天发育异常引起的非调节性斜视,则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改变眼外肌附着点的位置和眼外肌张力大小,以此消除斜视症状。第三、对于发病早期的麻痹性斜视,可以通过口服神经营养药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