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通过症状表现、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心电图等方面,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炎。

1.症状表现
多数患者在心肌炎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如发热、全身倦怠感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或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可能更易出现消化道症状为主的前驱表现,而成年人以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较常见。
2.体格检查
部分患者可在心尖区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这是由于心肌病变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引起的。但要注意与生理性杂音相鉴别,生理性杂音一般较柔和,而病理性杂音可能有不同特点。病情较重出现心力衰竭时,可闻及肺部湿性啰音,这是肺循环淤血的表现。儿童肺部听诊时要注意手法轻柔,准确判断啰音情况。
3.血液检查
在心肌受损时,血液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升高,其升高程度与心肌损害的范围和程度有关。一般发病后3-8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
4.心电图
可出现多种异常,如ST-T改变,包括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等;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儿童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时需要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可能对心脏功能影响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