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和白内障的区别包括病变部位不同、核心症状差异、眼压表现对比、发病进程特点、治疗方式区别等方面。

1.病变部位不同
青光眼主要因眼压升高或视神经供血不足导致视神经受损,病变集中在视神经;白内障则是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引发混浊,病变部位为晶状体。
2.核心症状差异
青光眼典型表现为眼痛、头痛、恶心呕吐,急性发作时伴视力骤降和虹视(看光源有彩色光圈);白内障以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为主,患者常感觉视物模糊如隔毛玻璃,夜间或强光下症状加重。
3.眼压表现对比
青光眼患者眼压常超过正常范围(10-21毫米汞柱),急性发作期眼压可急剧升至50毫米汞柱以上;白内障患者眼压通常正常,除非合并青光眼或其他眼病。
4.发病进程特点
青光眼早期可能无症状,晚期出现不可逆的视野缺损(如管状视野);白内障发展缓慢,从初期视物模糊到晚期完全失明通常需数年甚至数十年。
5.治疗方式区别
青光眼以降眼压为核心,通过药物(如前列腺素类滴眼液)、激光(如虹膜周切术)或手术(如小梁切除术)控制病情;白内障需通过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替换混浊晶状体。
不仅如此,青光眼造成的视神经损伤和视野缺损不可逆,治疗目标为维持现有视力;白内障手术成功后视力通常可恢复至正常水平,预后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