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特征包括黄疸、血清胆汁酸升高、肝功能异常、胎儿窘迫、早产等。
1.黄疸
部分患者在瘙痒发生数日后出现轻度黄疸,少数病例黄疸严重,可伴有皮肤抓痕。黄疸程度一般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随着胆汁淤积情况的变化而波动。
2.血清胆汁酸升高
血清总胆汁酸(TBA)是诊断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重要指标,患者血清TBA水平明显升高,往往高于10μmol/L,且病情越重,TBA水平通常越高。
3.肝功能异常
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可有轻至中度升高,一般不超过10倍正常值上限;部分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轻度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4.胎儿窘迫
由于胆汁酸的毒性作用,可导致胎盘绒毛间隙滋养细胞肿胀,绒毛间隙狭窄,胎盘血流灌注不足,从而引起胎儿缺氧,出现胎儿窘迫,表现为胎心率异常等。
5.早产
病情较重的患者发生早产的风险增加,这与胆汁酸对子宫平滑肌的刺激等因素有关,早产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此外,有过不良妊娠结局的孕妇,再次妊娠时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各项指标,因为再次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可能较无不良病史的孕妇更高;若孕妇本身合并高血压等其他妊娠合并症,会进一步增加对胎儿的不良影响,使得妊娠结局更易出现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