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诊断方法包括病理活检、血液检查、X线钡餐检查、CT检查等。

1、病理活检
从胃镜下取的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胃癌的金标准。通过病理可以明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病理结果解读基本一致,但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可能需要结合整体身体状况来综合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2、血液检查
虽然CEA不是胃癌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但在部分胃癌患者血清中CEA可升高。其水平变化可用于监测胃癌患者的病情变化、疗效及复发等。对于有胃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定期监测CEA有一定参考价值;在老年人中,其血清CEA水平可能受其他慢性疾病影响,需结合临床综合分析。CA19-9在胃癌患者血清中也可能升高,尤其是进展期胃癌。同样可用于辅助诊断、病情监测等。不同性别患者的CA19-9水平在正常范围内略有差异,但临床诊断主要看与参考值的相对关系。
3、X线钡餐检查
通过口服钡剂,观察胃黏膜形态、蠕动情况等,可发现胃内的龛影、充盈缺损等改变,有助于胃癌的初步筛查。对于不能耐受胃镜检查的患者可作为替代检查方法。年龄较小的儿童一般不首选该检查,老年人进行检查时需考虑其身体耐受情况,如是否有严重心肺疾病等。
4.CT检查
能清晰显示胃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判断肿瘤侵犯的范围、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等情况,对胃癌的分期、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对于不同年龄患者,CT检查的辐射剂量需根据体重等因素合理调整;有肾功能不全等病史的患者,使用造影剂需谨慎。
另外,磁共振成像(MRI)对软组织的分辨力优于CT,在判断胃癌侵犯深度、与周围组织关系等方面有一定优势,尤其是对胃部周围血管神经等结构的显示更清晰。在儿童中较少应用该检查,老年人进行MRI检查时需注意体内是否有金属植入物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