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营养、气道管理)、抗感染治疗(据病原体选药)、对症治疗(发热处理、呼吸困难纠正)及特殊人群(老年人、儿童、孕妇、免疫抑制患者)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休息营养、气道管理;抗感染依病原体选药;对症处理发热和呼吸困难;特殊人群各有用药及护理等注意要点。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营养:患者需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要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一般成年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可维持在1-1.5g/kg体重,维生素应保证每日足够的蔬菜水果摄入来满足需求,这有助于身体恢复。对于儿童,要根据年龄提供合适的营养支持,例如婴儿保证母乳或合适配方奶的摄入,较大儿童注意均衡饮食搭配。
2.气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可以通过翻身、拍背等方式促进痰液排出,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适当进行雾化吸入等操作,稀释痰液,利于排出。儿童进行气道管理时需更加轻柔,避免造成损伤。
二、抗感染治疗
1.根据病原体选择药物
细菌感染: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感染,需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常见的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对于耐药肺炎链球菌,可能需要选用头孢曲松等第三代头孢菌素。不同年龄患者的常见细菌感染及对应药物选择有所不同,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常用阿莫西林等,而成人可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药物。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所致肺部感染,如流感病毒引起的,可选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对于其他病毒感染,如冠状病毒引起的肺部感染,目前可能根据病情需要使用相应的抗病毒药物或进行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需密切关注最新的诊疗指南来选择合适药物。
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如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等。在儿童中,支原体感染较为常见,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时需注意儿童的肝肾功能等情况。
三、对症治疗
1.发热处理:对于发热患者,体温低于38.5℃且一般情况良好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当体温高于38.5℃或伴有明显不适时,可根据情况选用解热镇痛药,但需注意儿童用药禁忌,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例如成人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儿童需选用儿童专用的相应剂型药物。
2.呼吸困难纠正:如果患者存在呼吸困难,可给予吸氧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吸氧方式,如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等。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可能需要机械通气等呼吸支持治疗。儿童在吸氧及呼吸支持时要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参数,确保安全有效。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肺部感染时,病情变化可能较为隐匿,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呼吸、体温、精神状态等。在抗感染治疗时,需考虑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等因素,合理选择药物及调整剂量,同时注意预防药物相互作用。
2.儿童:儿童肺部感染需特别注意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避免使用有明显儿童禁忌的药物。在护理方面,要更加注重呼吸道的护理,保持呼吸通畅,同时关注儿童的营养摄入和心理状态,给予足够的关怀和照顾。
3.孕妇:孕妇肺部感染时,用药需谨慎,要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密切监测胎儿的情况。
4.免疫抑制患者: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等发生肺部感染时,抗感染治疗可能需要更积极且根据具体的免疫抑制状态调整方案,同时要预防机会性感染的进一步加重,加强支持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