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扭伤后会出现疼痛(包括局部疼痛和牵涉痛)、腰部活动受限(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腰部肌肉痉挛(表现为肌肉紧张发硬,影响血液循环和加重疼痛等)、局部压痛(受伤部位及周围组织均有压痛)等症状,不同年龄、性别及有既往腰部病史的人群在这些症状表现上可能存在差异。
牵涉痛:有时疼痛可牵涉到臀部、大腿等部位。这是由于腰部受伤后,神经受到刺激,产生的疼痛信号可能会放射到周围区域。比如疼痛可能会放射到臀部后侧,导致臀部也出现酸痛等不适感觉,这种牵涉痛的范围和程度会因腰扭伤的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有腰部既往病史的人群,腰扭伤时牵涉痛可能会更明显,因为其腰部周围组织的敏感性可能已经相对较高。
腰部活动受限
主动活动受限:患者会发现自己难以完成正常的腰部活动,如不能自如地弯腰拾物、不能正常转身等。例如,想要从地上捡起一件物品时,会因为腰部疼痛和活动受限而无法顺利完成这个动作。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腰扭伤后腰部活动受限的程度也有差异,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腰部力量相对较强,但腰扭伤后由于受伤组织的损伤,活动受限可能会比较明显;而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腰扭伤后活动受限可能相对更容易被察觉。
被动活动受限:医生进行体格检查时也会发现患者腰部被动活动受到限制,比如在帮助患者转动腰部时,会感觉到明显的阻力,这是因为腰部受伤的肌肉、韧带等组织处于受损状态,限制了腰部的正常活动。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腰部骨骼、肌肉等组织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腰扭伤后腰部活动受限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但同样会存在活动不自如的情况;老年人群腰扭伤后,由于本身可能存在腰椎退变等基础问题,腰部活动受限可能会更严重,恢复也相对较慢。
腰部肌肉痉挛
表现:腰部受伤的肌肉会出现不自主的紧张、收缩,触摸时可感觉到肌肉发硬。例如,患者腰部的肌肉会像绳索一样紧绷,这是身体对腰扭伤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但这种痉挛会进一步加重腰部的疼痛和活动受限。不同年龄的人群,腰部肌肉痉挛的程度可能不同,老年人由于肌肉力量和弹性下降,腰扭伤后肌肉痉挛可能会更频繁或更严重;女性在怀孕后期等特殊生理时期,腰扭伤后肌肉痉挛可能会因身体重心改变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但本质是肌肉的异常收缩。
影响:肌肉痉挛会导致腰部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进一步加重局部的炎症反应和疼痛。而且长期的肌肉痉挛还可能会导致腰部肌肉的粘连等问题,增加后续恢复的难度。有腰部肌肉疾病既往史的人群,腰扭伤后肌肉痉挛可能会更加顽固,需要更积极地进行处理来缓解痉挛状态。
局部压痛
受伤部位压痛:在腰部受伤的具体部位按压时,会有明显的疼痛感觉。通过准确找到压痛的位置,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腰扭伤的具体损伤部位。比如如果是腰部右侧肌肉扭伤,那么在右侧相应的肌肉部位按压时,患者会有强烈的痛感。不同性别在腰扭伤时,局部压痛的位置可能因身体结构差异有一定细微不同,但总体是围绕腰部受伤区域。有腰部既往损伤病史的人群,其受伤部位的压痛可能会更敏感,因为该部位的组织已经处于相对敏感的状态。
周围组织压痛:除了受伤部位本身有压痛外,周围相关组织也可能出现压痛,比如腰部的筋膜等组织。这是因为腰扭伤会引起周围组织的牵连损伤,导致周围组织也出现炎症反应等,从而在按压时产生疼痛。例如腰扭伤可能会导致腰部筋膜受到刺激,按压筋膜部位时也会有疼痛表现。儿童腰扭伤时,由于其身体组织相对娇嫩,周围组织压痛可能不太容易准确判断,但通过仔细的体格检查还是可以发现相关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