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影像学表现包括X线、CT和MRI表现。X线表现中中央型肺癌早期可无明显异常,阻塞支气管后有相应表现,周围型肺癌多为孤立肿块伴分叶、毛刺等;CT表现中中央型肺癌可见支气管肿块及狭窄等,周围型肺癌肿块表现更清晰且有特殊征像;MRI表现中中央型肺癌利于显示支气管及纵隔结构侵犯,周围型肺癌可显示肿块信号及与周围关系,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有一定差异或需结合病史鉴别。
一、X线表现
1.中央型肺癌
早期X线可无明显异常。当肿瘤阻塞支气管后,可出现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张等不同表现。例如,肺不张时,肺叶体积缩小,肺门阴影可向肺不张区域移位,形成特殊的X线征象,如横“S”征,这是右肺上叶中央型肺癌伴右上肺不张的典型表现,是由于肿瘤、肺不张和增大的肺门淋巴结共同形成的特征性影像。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其肺部基础情况不同,X线表现可能会有一定差异。比如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会影响对肺癌X线表现的观察,需要结合临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周围型肺癌
多表现为肺野内孤立性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边缘常呈分叶状,可伴有短细毛刺,有时可见胸膜凹陷征。分叶状边缘是因为肿瘤向不同方向生长速度不同所致;短细毛刺是肿瘤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以及癌性淋巴管炎的表现;胸膜凹陷征则是肿瘤组织内纤维瘢痕组织收缩牵拉邻近胸膜所致。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人群的周围型肺癌X线表现可能更易被忽视,因为其本身可能有慢性肺部改变干扰。
二、CT表现
1.中央型肺癌
可显示支气管腔内或壁外的肿块,支气管呈鼠尾状狭窄、截断等改变。增强扫描时,肿瘤组织可呈不均匀强化。对于有不同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肺部感染病史,在判断支气管狭窄是炎症还是肿瘤所致时需要仔细分析。比如有肺结核病史的患者,支气管狭窄可能是结核瘢痕收缩引起,但如果同时有新的肿块形成,则要考虑肺癌可能。
不同年龄患者的CT表现也有特点,儿童中央型肺癌相对罕见,但如果发生,其CT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结合儿童的生理特点进行判断。女性患者在中央型肺癌的CT表现上与男性无本质差异,但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与一些激素等因素的关系上有不同的研究方向,但在影像学表现上主要还是依据肿块、支气管改变等特征。
2.周围型肺癌
肿块的CT表现更清晰,可更准确地显示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缘情况等。部分周围型肺癌还可出现空泡征(瘤体内小的含气腔隙)、支气管充气征(瘤体内可见的支气管分支影)等。对于老年周围型肺癌患者,由于其肺组织弹性下降等因素,肿块的表现可能与年轻患者有所不同,需要注意与肺部良性病变如炎性假瘤等进行鉴别。炎性假瘤一般边缘较光滑,无分叶或分叶不明显,而周围型肺癌分叶征更常见。
三、MRI表现
1.中央型肺癌
在显示支气管腔内病变、纵隔内结构侵犯等方面有一定优势。MRI可以多平面成像,清晰显示肿瘤与纵隔血管、气管等结构的关系。对于不同性别患者,由于纵隔内结构的解剖差异较小,主要还是依据肿瘤与周围结构的信号关系等判断。在年龄方面,儿童中央型肺癌的MRI表现需要考虑儿童的纵隔解剖特点以及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与成人的差异。
2.周围型肺癌
肿块在MRI上的信号特点多样,T1加权像多呈中等信号,T2加权像多呈高信号。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肿瘤与胸膜、胸壁等的关系。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者,如曾接受过胸部放疗的患者,其肺部组织的MRI表现可能会有放射性损伤的改变,需要与肺癌复发等情况进行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