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是上呼吸道的急性炎症,发病部位在上呼吸道,多由病毒感染引起,症状多样、病程短,治疗以对症支持和休息护理为主;支气管炎是支气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发病部位在支气管,由病原体感染等引起,主要症状为咳嗽,治疗需控制感染和对症治疗,儿童患病需特别注意用药等情况,两者在发病部位、临床表现、检查及治疗原则上有不同之处。
一、定义与发病部位
上呼吸道感染: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主要发病部位在上呼吸道,病原体多为病毒,少数为细菌。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更易发病,生活中过度劳累、受凉等因素易诱发,比如儿童在寒冷季节穿得过少或长时间处于空调房温度过低环境时,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
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发病部位主要在支气管。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是常见病因,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发病风险,长期吸烟的中老年人患支气管炎的几率相对较高,另外,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接触病原体后也可能引发支气管炎。
二、临床表现
上呼吸道感染:
症状多样:普通感冒型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鼻塞、流涕等,也可出现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等,部分患者有低热;流行性感冒型除了有普通感冒症状外,全身症状较重,如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儿童感染流感后可能高热持续时间较长且易出现精神萎靡等情况。
病程较短: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经适当休息和对症处理后多数可自愈。
支气管炎:
咳嗽为主:主要症状为咳嗽,起初为干咳,随后可出现咳痰,急性支气管炎起病较急,初为干咳,以后咳粘痰或脓性痰;慢性支气管炎则表现为缓慢起病、反复咳嗽、咳痰,部分患者伴有喘息,病情迁延不愈,年龄较大的患者在病情发作时咳嗽症状可能更明显,且长期患病会影响肺功能,导致活动耐力下降。
三、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
上呼吸道感染:
血常规: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常升高。
影像学:一般无明显异常影像学表现。儿童患者进行胸部X线检查多无肺部实质性病变。
支气管炎:
血常规: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病毒感染时变化不明显。
影像学:早期胸部X线可无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肺纹理增粗等表现,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胸部X线可见肺纹理增多、紊乱等慢性炎症改变,胸部CT对于明确支气管病变情况可能更有价值,尤其是一些不典型表现的患者。
四、治疗原则
上呼吸道感染:
对症支持: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发热、头痛可选用解热镇痛药;鼻塞、流涕可用鼻黏膜血管收缩剂;咳嗽无痰可用镇咳剂等。多数情况下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可自愈,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除非有细菌感染证据。儿童患者在对症治疗时要选择适合儿童的药物剂型,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成分。
休息护理:患者需多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儿童患者更需要家长精心护理,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上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支气管炎:
控制感染: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细菌感染时可选用抗生素;病毒感染时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必要时使用抗病毒药物。
对症治疗:止咳、祛痰、平喘等对症处理,如使用止咳祛痰药物缓解咳嗽咳痰症状,喘息明显时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要注意预防急性发作,如戒烟、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颗粒等。儿童支气管炎患者在用药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剂量,遵循儿科用药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