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角炎的引发因素多样,包括营养缺乏(维生素B2等缺乏、铁锌缺乏)、感染因素(真菌如念珠菌、细菌感染)、不良习惯(舔口角、咬唇咬手指等)、局部因素(牙齿排列不齐、唾液分泌过多)及其他因素(气候因素、过敏因素)。
一、营养缺乏
1.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B2缺乏:维生素B2参与体内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等过程,儿童若饮食中缺乏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如乳制品、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等,就容易引发口角炎。有研究表明,维生素B2缺乏会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导致口角部位的黏膜组织抵抗力下降,从而引发炎症。
其他维生素缺乏:维生素B6、维生素B12以及烟酸等维生素缺乏也可能与儿童口角炎有关。这些维生素在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中发挥作用,缺乏时会影响皮肤黏膜的正常更新和修复,增加口角炎发生的风险。
2.微量元素缺乏
铁、锌缺乏:铁参与体内血红蛋白的合成,锌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对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等过程有重要作用。儿童如果存在铁、锌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进而可能引发口角炎。例如,锌缺乏会影响细胞的免疫功能和黏膜的修复功能,使得口角部位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或出现修复不良而发生炎症。
二、感染因素
1.真菌(念珠菌)感染
儿童口腔内如果有念珠菌定植,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念珠菌会大量繁殖引发感染。特别是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或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更容易发生念珠菌性口角炎。念珠菌感染会导致口角部位出现潮红、糜烂、皲裂等炎症表现,常伴有白色假膜。
2.细菌感染
常见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也可引起儿童口角炎。儿童在玩耍过程中容易接触到被细菌污染的物品,或者自身口腔卫生不佳时,细菌可侵袭口角部位的皮肤黏膜,引发炎症反应。细菌感染导致的口角炎通常表现为口角区的红肿、疼痛,严重时可能有脓性分泌物渗出。
三、不良习惯
1.舔口角
儿童如果有舔口角的不良习惯,唾液中的水分会蒸发,导致口角部位的皮肤干燥,进而引发炎症。唾液中的一些酶等物质还可能刺激口角皮肤,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使得细菌、真菌等更容易侵入,促进口角炎的发生。
2.咬唇、咬手指等
经常咬唇、咬手指等行为会对口角周围的皮肤造成机械性损伤,破坏皮肤的完整性,为病原体的入侵创造条件,从而增加口角炎的发生几率。例如,咬唇时会反复刺激口角部位的皮肤,导致皮肤黏膜受损,容易引发炎症。
四、局部因素
1.牙齿排列不齐
儿童牙齿排列不齐,如牙齿错位、上下牙齿咬合不良等情况,可能会导致口角部位的皮肤长期受到摩擦或压迫,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进而引发口角炎。例如,牙齿过度前突可能会使口角周围的皮肤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发生皲裂等炎症表现。
2.唾液分泌过多
一些儿童可能存在唾液分泌过多的情况,如患有唾液腺疾病等,过多的唾液会长期浸渍口角部位的皮肤,使皮肤变得潮湿,有利于细菌、真菌的滋生,从而引发口角炎。特别是在睡眠时,唾液持续浸渍口角,更容易诱发炎症。
五、其他因素
1.气候因素
在寒冷、干燥的季节,儿童口角部位的皮肤容易因水分流失而变得干燥、皲裂,此时如果不注意防护,就容易引发口角炎。例如,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干燥,儿童口角炎的发生率可能相对较高。
2.过敏因素
儿童接触到某些过敏原,如食物(如芒果、海鲜等)、化妆品、某些材质的口周用品等,可能会引起口角部位的过敏反应,出现红斑、肿胀、瘙痒等炎症表现,进而发展为口角炎。过敏反应会导致局部的免疫炎症反应,影响口角皮肤的正常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