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膜炎包括细菌性脑膜炎(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脑膜炎奈瑟菌脑膜炎、B族链球菌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如肠道病毒脑膜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不同类型脑膜炎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各有特点,细菌性脑膜炎多有化脓性脑脊液改变等,病毒性脑膜炎症状相对较轻,结核性脑膜炎起病缓慢有全身症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多见于免疫低下儿童且起病隐匿。
一、细菌性脑膜炎
(一)肺炎链球菌脑膜炎
1.发病情况:多见于婴幼儿及老年人,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易受肺炎链球菌侵袭。肺炎链球菌可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进而引发脑膜炎。
2.临床表现:起病可急可缓,常有发热、呕吐、头痛、嗜睡、惊厥等表现,患儿前囟饱满等颅内压增高表现较为常见。
3.诊断依据:通过脑脊液检查,可见脑脊液外观浑浊,白细胞数明显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含量增高,糖和氯化物降低,同时可通过细菌培养等找到肺炎链球菌。
(二)脑膜炎奈瑟菌脑膜炎(流脑)
1.发病情况: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高发,流脑可通过飞沫传播,在人群密集处易感染。
2.临床表现:突发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明显,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等。
3.诊断依据:脑脊液检查显示化脓性改变,瘀点瘀斑涂片或脑脊液涂片可找到革兰阴性双球菌,细菌培养可确诊。
(三)B族链球菌脑膜炎
1.发病情况:主要发生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与母亲孕期感染等因素有关。
2.临床表现:新生儿可出现发热或体温不升、拒奶、嗜睡、呼吸暂停、惊厥等,病情进展较快。
3.诊断依据:脑脊液检查有化脓性改变,血培养或脑脊液培养可发现B族链球菌。
二、病毒性脑膜炎
(一)肠道病毒脑膜炎
1.发病情况:多见于儿童,夏秋季高发,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2.临床表现:症状相对较轻,常有发热、头痛、呕吐,部分患儿有皮疹,神经系统体征相对较轻。
3.诊断依据:脑脊液检查细胞数轻度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正常或轻度升高,糖和氯化物正常,肠道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等可协助诊断。
(二)单纯疱疹病毒性脑膜炎
1.发病情况:各年龄均可发病,儿童也有发生,单纯疱疹病毒可通过呼吸道等途径侵入人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
2.临床表现:病情轻重不一,常有发热、头痛、呕吐,精神症状明显,如烦躁、幻觉等,部分患儿有癫痫发作。
3.诊断依据:脑脊液检查有淋巴细胞增多,蛋白轻度增高,糖正常,单纯疱疹病毒PCR检测等可辅助诊断。
三、结核性脑膜炎
(一)发病情况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常由结核杆菌血行播散所致,有结核接触史的儿童更易患病。
(二)临床表现
起病多较缓慢,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随后出现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病情加重可出现昏迷、脑神经受损等表现,如面神经麻痹等。
(三)诊断依据
脑脊液检查呈毛玻璃样,白细胞数中度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增高,糖和氯化物降低,脑脊液涂片抗酸染色可找到结核杆菌,结核菌素试验等也有辅助诊断价值。
四、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一)发病情况
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如艾滋病患儿等,新型隐球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可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进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二)临床表现
起病隐匿,有低热、头痛、呕吐等表现,头痛较为顽固,可伴有视力障碍等,神经系统体征相对多样。
(三)诊断依据
脑脊液墨汁染色可发现新型隐球菌,脑脊液真菌培养可确诊,同时需注意排查基础疾病如免疫缺陷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