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有多种常见症状,包括颈部肿块,表现为无意中发现的质地较硬、活动度因病情而异的肿块,不同年龄段、性别人群及有相关病史者需关注;局部压迫症状,如压迫神经可致相应区域症状、压迫血管可引起颈部肿胀等表现、压迫气道可致呼吸困难;全身症状,如消瘦因肿瘤消耗和食欲影响,发热多为低热需与感染性发热鉴别,不同人群表现各有特点且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影响。
表现:多为无意中发现颈部出现单个或多个肿块,肿块质地一般较硬,活动度可因病情而异,早期可能尚可活动,随着病情进展,与周围组织粘连则活动度差。例如头颈部恶性肿瘤转移至颈部淋巴结时,口腔癌转移的淋巴结可能最初可活动,而鼻咽癌转移的淋巴结后期常固定。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人群颈部出现肿块都可能是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表现,但儿童相对少见,若儿童出现颈部肿块,需高度警惕,因为儿童肿瘤有其自身特点,如神经母细胞瘤等也可能转移至颈部淋巴结。对于女性,颈部肿块需注意与乳腺等部位肿瘤转移的关联;男性则需关注头颈部其他部位肿瘤转移可能。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饮酒的人群头颈部肿瘤发生风险高,更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相关肿块。有头颈部恶性肿瘤病史的人群,颈部出现新肿块要首先考虑转移可能。
局部压迫症状
压迫神经:若转移淋巴结压迫颈部神经,可引起相应神经支配区域的症状。压迫臂丛神经时,可出现上肢麻木、疼痛、无力等症状;压迫喉返神经时,可导致声音嘶哑,这是因为喉返神经支配声带运动,淋巴结转移压迫该神经会影响声带正常运动,导致发音异常。
压迫血管:当转移淋巴结压迫颈部大血管时,可能出现颈部血管回流受阻的表现,如颈部肿胀,尤其在头颈部低垂时肿胀更明显。对于老年人群,本身血管弹性等有变化,颈部血管受压后可能出现的症状更需重视,因为其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女性若颈部血管受压,需考虑与自身内分泌等因素有无关联,同时生活方式中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可能加重血管受压情况。有头颈部肿瘤病史且伴有血管压迫症状的患者,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压迫气道:较大的颈部转移淋巴结可压迫气道,引起呼吸困难,早期可能表现为活动后气促,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静息状态下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儿童气道较狭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导致气道压迫时,呼吸困难症状可能更早出现且更严重,需紧急处理。女性在妊娠期等特殊生理时期,出现气道压迫症状需谨慎处理,要综合考虑胎儿等多方面因素。生活方式中过度劳累等可能加重呼吸困难症状,有头颈部肿瘤病史出现呼吸困难要立即就医。
全身症状
消瘦:肿瘤是消耗性疾病,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由于肿瘤细胞生长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同时患者食欲可能受影响,导致体重逐渐下降,出现消瘦表现。不同年龄人群消瘦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消瘦可能更明显影响其生长指标;老年人本身代谢较慢,消瘦可能更早被察觉。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若出现消瘦需排除是否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等疾病相关。生活方式中营养不良的人群更容易出现消瘦,有头颈部肿瘤病史且消瘦的患者要加强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
发热: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症状,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这是由于肿瘤坏死物质吸收等原因引起的吸收热。但需注意与感染性发热相鉴别。对于儿童,发热时要警惕是否为肿瘤性发热还是感染导致,因为儿童感染性疾病也较多见。女性在月经周期等情况下,发热原因需综合分析,生活方式中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发热相关表现,有头颈部肿瘤病史伴有发热的患者要明确发热原因,针对性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