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采集需问发病诱因、病程、症状特点、既往史及家族史,症状观察包括皮损形态、颜色、分布与自觉症状,体格检查含全身及局部检查,辅助检查有实验室检查(真菌镜检、血常规、自身抗体检测)和皮肤活检,不同人群特点考量要顾及儿童、女性、男性及特殊病史人群皮肤状况差异。
一、病史采集
1.发病诱因:询问患者发病前是否接触过特殊物质(如化学制剂、过敏原等)、是否有感染史、近期生活环境变化等,例如接触新护肤品后出现皮疹可能提示接触性皮炎。2.病程:了解皮损出现至就诊的时间长短,是急性发作(如数天内出现)还是慢性迁延(数月甚至数年),如银屑病多呈慢性病程。3.症状特点:明确皮损的自觉症状(瘙痒、疼痛、灼热等)及持续时间,例如带状疱疹常伴有剧烈神经痛。4.既往史:询问患者既往有无皮肤病史、过敏史等,如特应性皮炎患者常有家族过敏史。5.家族史:某些遗传性皮肤病有家族聚集性,如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可能有家族遗传倾向。
二、症状观察
1.皮损形态:
斑疹:为局限性颜色改变,不隆起也不凹陷,大小不一,可为圆形、椭圆形等,如玫瑰糠疹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淡红色斑疹。
丘疹:是局限性、隆起性的实性损害,直径一般小于1厘米,如扁平疣表现为扁平丘疹。
水疱:内含液体的腔隙性损害,直径通常小于1厘米,如单纯疱疹可出现群集性水疱。
脓疱:含有脓液的疱,可由细菌感染等引起,如脓疱疮表现为脓疱。
结节:直径大于1厘米的实质性损害,可深达真皮或皮下组织,如结节性红斑表现为红色结节。
2.皮损颜色:不同皮肤病皮损颜色有差异,如白癜风表现为白色斑片,固定性药疹常遗留色素沉着斑。3.皮损分布:观察是局限性分布(如某一部位)还是泛发性分布(全身多处),是对称分布(如双手背对称出现皮疹)还是单侧分布(如带状分布的带状疱疹)。4.自觉症状:注意患者有无瘙痒、疼痛、灼热、麻木等感觉,例如接触性皮炎多有瘙痒,而丹毒常有疼痛。
三、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检查全身皮肤状况,同时留意黏膜(如口腔、生殖器黏膜)、毛发、指甲等附属器情况,例如梅毒患者可能有黏膜损害。2.局部检查:细致观察皮损的具体位置、大小、数目、边界、表面情况(光滑、粗糙、鳞屑等)、有无渗出等,如湿疹局部常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丘疹、水疱,伴渗出、结痂。
四、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真菌镜检:怀疑真菌感染时,取皮损鳞屑等进行镜检,如阳性提示有真菌存在,可辅助诊断体癣等。
血常规:某些感染性皮肤病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异常,如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多。
自身抗体检测:怀疑自身免疫性皮肤病时,检测相关自身抗体,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检测抗核抗体等。2.皮肤活检:对于诊断不明确的疑难皮肤病,通过皮肤活检获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病变性质,例如通过病理可区分良性与恶性皮肤肿瘤等。
五、不同人群特点考量
1.儿童:儿童皮肤薄嫩,皮肤病表现可能与成人不同,例如婴儿湿疹多发生在头面部,皮损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等,且需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检查操作应轻柔。2.女性:女性生理期可能影响皮肤状态,如部分女性在经期前出现痤疮加重等情况;妊娠期可能出现妊娠痒疹等特殊皮肤病,鉴别时需结合生理期等情况。3.男性:男性皮肤油脂分泌相对旺盛,易出现脂溢性皮炎等,表现为头皮、面部油腻性鳞屑、红斑等,鉴别时要考虑其皮肤油脂分泌特点。4.特殊病史人群:有过敏史者鉴别皮肤病时需重点排查过敏原相关疾病;有免疫性疾病病史者,鉴别皮肤病时要考虑免疫状态对皮肤病变的影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