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有可能致命,其致命风险与严重程度、人群等有关,轻度影响小,中重度可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等并发症;老年人、儿童、吸烟人群致命风险有差异;戒烟、规范治疗、避免接触有害因素可降低致命风险。
严重程度与致命风险的关系
轻度肺气肿:早期轻度肺气肿患者可能仅有在劳动、运动时感到气短,对日常生活影响相对较小,经过积极规范治疗,病情进展缓慢,一般不会直接危及生命。例如一些长期吸烟但及时戒烟并接受规范治疗的轻度肺气肿患者,通过改善通气功能等治疗措施,可较好地控制病情,生活质量不受明显影响。
中重度肺气肿:随着病情进展,发展为中重度肺气肿时,患者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活动耐力明显下降,甚至在静息时也会感到气短。此时患者的肺功能严重受损,机体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可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等,而这些并发症是导致肺气肿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气肿会使肺血管床减少及缺氧引起肺小动脉收缩、血管重塑,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发挥代偿作用,以克服升高的肺动脉阻力而发生右心室肥厚。随着病情进展,右心室失代偿,导致右心衰竭。据相关研究,中重度肺气肿患者中相当一部分会逐渐发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进而影响患者的生存。
呼吸衰竭:中重度肺气肿患者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呼吸衰竭。呼吸衰竭会严重影响机体各脏器的功能,若不能及时有效纠正,可危及生命。
不同人群肺气肿致命风险的差异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各脏器功能衰退,肺气肿导致的肺功能下降对其影响更为显著。同时老年人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肺气肿与这些基础疾病相互影响,会进一步增加致命风险。例如一位70岁患有肺气肿且合并冠心病的老人,肺气肿引起的缺氧可能会加重冠心病的病情,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严重心脏问题,进而危及生命。
儿童:儿童肺气肿相对较少见,多与先天性肺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肺气肿对其肺功能及全身各系统的影响更为严重,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呼吸衰竭等严重后果危及生命。比如先天性肺气肿的儿童,肺功能严重受损,会影响氧气的摄取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生长。
吸烟人群:吸烟是肺气肿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人群发生肺气肿的概率高于非吸烟人群。吸烟人群若患有肺气肿,由于长期吸烟导致气道持续损伤,肺气肿进展往往较快,更容易发展到中重度阶段,从而增加了致命的风险。例如长期大量吸烟的肺气肿患者,其气道炎症持续存在,肺组织破坏进行性加重,比非吸烟的肺气肿患者更易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预防和早期干预对降低致命风险的作用
戒烟:对于吸烟的肺气肿患者,戒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戒烟可以阻止肺气肿的进一步恶化,降低致命风险。研究表明,戒烟后患者的肺功能下降速度会减慢,呼吸困难等症状会有所缓解。
规范治疗:早期诊断并规范治疗肺气肿至关重要。如通过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等药物改善通气功能,积极控制气道炎症等。对于中重度肺气肿患者,还可根据情况进行长期家庭氧疗等,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致命风险。例如长期家庭氧疗可以提高肺气肿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改善缺氧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避免接触有害因素:避免接触空气污染、化学烟雾等有害因素,对于肺气肿患者来说也很重要。例如在雾霾天气时尽量减少外出,或佩戴防护口罩等,以减少有害气体对气道和肺组织的刺激,延缓肺气肿的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