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晚期有局部、全身及转移相关症状表现。局部有腹痛、消化道出血、吞咽困难;全身有消瘦乏力、贫血、发热;转移时肝转移可致肝区痛、肝大、黄疸,腹膜转移有腹水、腹胀腹痛加剧,远处淋巴结转移可触及肿大淋巴结,且不同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需综合评估诊疗护理。
一、局部症状表现
(一)腹痛
胃癌晚期患者常出现较为剧烈且持续时间较长的腹痛,多为隐痛、胀痛或钝痛等。这是由于肿瘤不断生长,侵犯周围组织、神经等所致。例如,肿瘤侵犯胃壁深层结构以及周围的腹膜、神经丛等,会引发持续的腹部疼痛不适,且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逐渐加重,常规的止痛措施可能效果逐渐变差。
(二)消化道出血
胃癌晚期肿瘤表面容易发生溃烂、坏死,从而导致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呕血多为咖啡色样物质,黑便则是呈柏油样,这是因为血液在胃肠道内经过消化液的作用后发生变化所致。出血量较少时,可能仅表现为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出血量较多时,可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贫血相关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休克表现。
(三)吞咽困难
当胃癌晚期肿瘤侵犯食管下端或贲门部位时,会导致食管狭窄,患者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开始可能只是进食固体食物时有哽噎感,随着病情发展,进食半流质、流质食物也会变得困难。这是因为肿瘤生长阻塞了食管通道,影响了食物的正常通过。
二、全身症状表现
(一)消瘦、乏力
由于肿瘤细胞生长迅速,不断消耗机体营养物质,而患者进食量往往因为胃部不适等原因减少,导致机体处于慢性消耗状态,从而出现明显的消瘦,体重可在短时间内明显下降。同时,患者常感乏力,缺乏精力,活动耐力显著降低,即使经过休息也难以缓解这种乏力感。这是因为肿瘤代谢消耗大量能量,且患者营养摄入不足,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贫血
长期的消化道出血以及肿瘤消耗等因素可导致患者出现贫血。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口唇及甲床苍白等。贫血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乏力、心慌等症状,影响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使患者整体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
(三)发热
部分胃癌晚期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可能是肿瘤坏死物质吸收引起的吸收热,也可能是合并感染导致。如果是感染引起的发热,还可能伴有相应感染部位的症状,如肺部感染时可出现咳嗽、咳痰等表现。
三、转移相关症状表现
(一)肝转移相关表现
如果发生肝转移,患者可能出现肝区疼痛,肝脏进行性肿大,肝功能受损可导致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等。这是因为肿瘤转移至肝脏,侵犯肝组织和胆管等结构,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和胆汁排泄。
(二)腹膜转移相关表现
腹膜转移时,患者可出现腹水,表现为腹部膨隆,腹胀明显,伴有腹痛加剧等症状。腹水形成是由于肿瘤细胞种植在腹膜上,刺激腹膜渗出增多,而机体对腹水的吸收减少所致。
(三)远处淋巴结转移相关表现
若发生远处淋巴结转移,如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可在左锁骨上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其他部位的淋巴结转移也可能引起相应区域淋巴结肿大等表现,这是肿瘤细胞通过淋巴道转移至淋巴结并在局部增殖所致。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胃癌晚期患者,上述表现可能在程度和具体表现上有所差异。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基础疾病较多,其症状可能被基础疾病掩盖或表现不典型;女性患者在心理和身体应对方面可能有其特殊性;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等的患者,病情进展可能更快,症状可能更严重;有既往胃部疾病史的患者,出现相关症状时更应警惕胃癌复发或进展等情况。在面对胃癌晚期患者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和个体化的诊疗及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