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有多种症状,颈部可触及质地硬、活动差或固定且生长快的肿块;存在局部压迫神经(致面部肌肉运动障碍、舌肌瘫痪等)、血管(引起头面部血液回流受阻、脑部供血不足等)、气管(导致呼吸困难)的症状;有发热、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若由头颈部原发肿瘤转移而来,还伴有原发肿瘤相关症状,如鼻咽癌的鼻塞、涕中带血等,甲状腺癌的颈部肿块、吞咽困难等,喉癌的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
一、颈部肿块表现
肿块特征:颈部可触及质地较硬、活动度差或固定的肿块。这是最常见的症状,癌细胞转移至颈部淋巴结后,淋巴结异常增生形成肿块。例如,头颈部原发肿瘤转移至颈部淋巴结时,起初可能为单个淋巴结肿大,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多个淋巴结融合成团。不同来源的原发肿瘤转移至颈部淋巴结的部位有一定规律,如鼻咽癌常转移至颈深上群淋巴结,甲状腺癌多转移至颈前区、喉前或气管旁淋巴结等。
生长速度:肿块生长速度通常较快。与良性淋巴结肿大相比,转移癌导致的淋巴结肿大在短时间内可明显增大,这是因为肿瘤细胞不断增殖,推动淋巴结迅速增大。比如在数周内,肿块大小可能从几毫米迅速增大到1-2厘米甚至更大。
二、局部压迫症状
压迫神经
压迫面神经:若肿块压迫面神经,可能导致面部肌肉运动障碍,出现面部表情肌瘫痪,表现为患侧额纹变浅、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等。例如,当颈部转移癌压迫面神经分支时,会影响面部相应区域肌肉的正常功能。
压迫舌下神经:压迫舌下神经可引起舌肌瘫痪、萎缩,导致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同时伴有舌肌震颤等表现。这是因为舌下神经支配舌肌的运动,肿瘤压迫使其功能受损。
压迫血管: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压迫颈部大血管,如颈总动脉、颈内静脉等。压迫颈内静脉时,可导致头面部血液回流受阻,出现面部肿胀、颈部浅静脉怒张等症状;压迫颈总动脉可能引起脑部供血不足,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表现。
压迫气管:较大的颈部转移癌肿块压迫气管时,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喘息,严重时可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患者颈部软组织凹陷,呈现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尤其在儿童中,由于气道相对狭窄,压迫气管后呼吸困难症状可能更为明显,需及时关注并处理。
三、全身症状
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之间,但也有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发热的原因是肿瘤组织坏死、吸收,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例如,当颈部转移癌病灶较大且发生坏死时,坏死物质被吸收可引起发热。
消瘦:由于肿瘤细胞消耗机体大量能量,患者会出现体重下降、消瘦的情况。随着病情进展,消瘦会逐渐加重,患者可表现为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减少等。尤其是长期患病、肿瘤负荷较大的患者,消瘦症状更为明显,儿童患者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出现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情况。
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体力下降,活动耐力明显降低。这是因为肿瘤消耗了机体的营养物质,同时肿瘤代谢产物影响了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导致患者整体状态变差,即使经过休息也难以缓解乏力感。
四、原发肿瘤相关症状
头颈部原发肿瘤症状:如果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是由头颈部原发肿瘤转移而来,还会伴有原发肿瘤的相关症状。例如,鼻咽癌原发肿瘤可引起鼻塞、涕中带血、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甲状腺癌原发肿瘤可表现为颈部肿块(甲状腺内的肿块)、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喉癌原发肿瘤会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症状。这些原发肿瘤的症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症状相互关联,有助于医生综合判断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