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需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多方面进行。病史采集包括月经、生育、家族及生活方式情况;体格检查测身高体重等,查毛发、乳房、妇科情况;实验室检查性激素六项、血糖胰岛素、甲状腺功能;超声检查看卵巢形态等,不同人群检查有侧重点,综合多方面检查可准确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一、病史采集
1.月经情况:了解月经周期(多久来一次月经)、经期(每次月经持续几天)、经量(月经量的多少,比如是否明显减少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表现为月经稀发(周期延长,如35天以上甚至数月来一次)、闭经或不规则子宫出血。
2.生育情况:询问有无备孕情况及备孕时长,因为部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会存在生育困难的问题。
3.家族史:了解家族中是否有类似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如母亲或姐妹是否有月经不调、不孕等情况,因为该病可能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
4.生活方式:包括饮食情况(是否高热量、高糖饮食等)、运动情况(运动量多少)、体重变化情况(近期体重有无明显增减),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往往存在体重异常,如肥胖或消瘦,且生活方式不健康可能加重病情。
二、体格检查
1.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BMI):测量身高和体重来计算BMI,BMI=体重(kg)/身高(m)2,正常BMI为18.5~23.9,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存在BMI异常,如超重(BMI≥24)或肥胖(BMI≥28)。
2.毛发检查:检查面部、下巴、胸部、腹部等部位有无多毛现象,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出现雄激素增高相关的多毛表现,如唇周、下颌、乳晕周围等部位毛发增粗、增多。
3.乳房检查:观察乳房发育情况,部分患者可能存在乳房发育不良等情况。
4.妇科检查:一般初步了解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及附件的大致情况,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妇科检查可能发现双侧卵巢呈多囊样改变,但需结合超声等进一步明确。
三、实验室检查
1.性激素六项
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正常情况下FSH/LH比值应≥1~2,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表现为LH升高,FSH正常或偏低,LH/FSH比值≥2~3。
雄激素:总睾酮、游离睾酮或雄烯二酮等雄激素水平可能升高,提示存在高雄激素血症。
雌二醇:一般处于正常卵泡期水平或略增高。
孕酮:黄体期孕酮水平偏低。
泌乳素(PRL):一般正常,若升高需排除泌乳素瘤等其他情况。
2.血糖、胰岛素水平
空腹血糖:部分患者可能存在空腹血糖异常,如空腹血糖受损或糖尿病。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存在胰岛素抵抗,表现为OGTT中血糖升高且恢复时间延长,胰岛素释放试验提示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存在高胰岛素血症。
3.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功能,因为甲状腺疾病也可能与月经不调等情况相关,需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对月经及代谢的影响。
四、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方法,可观察卵巢形态,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超声下可见一侧或双侧卵巢直径2~9mm的卵泡≥12个,卵巢体积增大。同时通过超声检查还可排除其他引起月经不调及卵巢增大的疾病,如卵巢肿瘤等。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在检查时可能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青春期女性出现月经不调时,检查需更关注内分泌及卵巢超声情况,同时要考虑其生长发育等情况;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在病史采集中需更详细询问家族相关情况;对于肥胖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生活方式询问中要重点了解其饮食和运动情况,并在检查中更关注代谢相关指标等。通过以上多方面的检查综合评估,才能准确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