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下淋巴结肿大常见原因有感染性因素(细菌、病毒感染)和非感染性因素(肿瘤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儿童多因感染相关,成人需警惕肿瘤、自身免疫病及生活方式影响,诊断鉴别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实验室、影像学、病理等辅助检查。
一、常见原因分类
(一)感染性因素
1.细菌感染:口腔及咽部的细菌感染常可引发颌下淋巴结肿大,例如牙龈炎、牙周炎时,口腔内的细菌可经淋巴引流至颌下淋巴结,导致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压痛,局部皮肤可能无明显红肿,但触摸时可感知淋巴结质地较软、活动度尚可。常见的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2.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也是导致颌下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如EB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除了颌下淋巴结肿大外,还常伴有发热、咽痛、肝脾肿大等表现;风疹病毒感染时,也可能出现颌下淋巴结肿大,多伴随皮疹等症状。
(二)非感染性因素
1.肿瘤性疾病: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可导致颌下淋巴结肿大,例如鼻咽癌、甲状腺癌等可转移至颌下淋巴结,此时淋巴结质地较硬,活动度差,可逐渐增大且无明显疼痛,可能还会伴有原发病的相关表现,如鼻咽癌患者可能出现鼻塞、涕中带血等症状。另外,淋巴瘤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也可首发表现为颌下淋巴结肿大,常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2.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累及颌下淋巴结,如舍格伦综合征,除了有唾液腺、泪腺受损的表现外,也可能出现淋巴结肿大,这类患者通常还会有口干、眼干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能发现自身抗体阳性等异常。
二、不同人群特点及影响
(一)儿童人群
儿童颌下淋巴结肿大多与感染因素相关,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口腔炎症等。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上呼吸道感染时病毒或细菌容易侵袭淋巴结,导致其反应性增生。例如,儿童患扁桃体炎时,炎症可波及颌下淋巴结,表现为淋巴结肿大,此时应密切观察儿童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发热、咳嗽等,若肿大淋巴结无明显消退趋势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疾病。
(二)成人人群
成人颌下淋巴结肿大需警惕肿瘤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成人若既往有头颈部肿瘤病史,出现颌下淋巴结肿大时要高度怀疑肿瘤转移;对于无明显感染诱因但持续存在或进行性增大的颌下淋巴结肿大,应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如淋巴结活检等,以明确是否为恶性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致。同时,成人的生活方式也可能有影响,长期熬夜、免疫力低下等情况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从而引发淋巴结肿大。
三、诊断与鉴别要点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包括是否有口腔、咽部感染史,头颈部肿瘤史,自身免疫性疾病史等;了解症状出现的时间、发展速度、伴随症状等,如是否伴有发热、疼痛、消瘦等表现。
(二)体格检查
观察颌下淋巴结的大小、数目、质地、活动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感染性因素导致的淋巴结肿大通常有压痛,质地相对软;非感染性因素如肿瘤转移引起的淋巴结肿大质地硬、活动度差。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初步判断是否有感染,如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细菌感染,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可能提示病毒感染;肿瘤标志物检查对于排查肿瘤性疾病有一定参考价值,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2.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颌下淋巴结的大小、结构等情况,帮助判断淋巴结的性质;CT或MRI检查对于评估淋巴结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发现隐匿的原发病灶有重要意义。3.病理检查:对于怀疑为肿瘤或其他特殊病变的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活检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可以确定淋巴结的性质及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