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有多种常见原因,包括皮肤干燥、过敏反应、系统性疾病(如肝脏、肾脏、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神经精神因素、寄生虫感染等,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特殊职业人群皮肤瘙痒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儿童要注意衣物材质、剪短指甲防抓挠;老年人要保湿、积极治基础病、注意洗浴;妊娠期女性要清洁保湿、严重时就医排查;特殊职业人群要做好职业防护、及时清洁皮肤。
过敏反应:接触过敏原是常见原因之一,如接触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可能引起过敏性皮炎,出现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症状。食物过敏也是常见诱因,比如对海鲜、牛奶、鸡蛋等食物过敏的人,食用后可能很快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还有药物过敏,某些人使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药物后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例如,有患者使用青霉素后出现全身瘙痒,皮肤出现皮疹等过敏表现。
系统性疾病
肝脏疾病:患有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炎等肝脏疾病时,由于胆汁酸代谢异常,胆汁酸会沉积在皮肤下,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皮肤瘙痒。据统计,约50%的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患者会出现严重的皮肤瘙痒症状。
肾脏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由于肾功能下降,体内的尿素等代谢废物不能正常排出,会经皮肤排出,刺激皮肤引起瘙痒。尤其是在尿毒症期,皮肤瘙痒的发生率较高。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高血糖会使皮肤内的渗透压改变,导致皮肤干燥,同时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和真菌滋生,也会引起皮肤瘙痒。有研究显示,约30%-4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症状。
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都可能引起皮肤瘙痒。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机体代谢加快,皮肤血液循环增加,可能导致瘙痒;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皮肤新陈代谢减缓,皮肤干燥,也易引发瘙痒。
神经精神因素: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可能会影响大脑皮层的神经调节功能,导致皮肤瘙痒感的产生或加重。例如,一些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状态的人,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而当情绪得到缓解后,瘙痒症状可能会减轻。此外,神经病变如周围神经病变等也可能引起皮肤瘙痒,比如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损伤神经,可导致神经病变性瘙痒。
寄生虫感染:疥疮是由疥螨感染引起的,疥螨在皮肤内挖掘隧道,会引起剧烈的皮肤瘙痒,尤其是在夜间瘙痒更为明显,常伴有丘疹、水疱等皮疹。阴虱感染也会导致局部皮肤瘙痒,阴虱会附着在阴毛部位,叮咬皮肤引起瘙痒。
不同人群皮肤瘙痒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皮肤瘙痒可能因接触过敏原,如新换的洗衣液、接触宠物等。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家长要注意儿童的衣物材质,选择纯棉舒适的衣物。儿童搔抓皮肤易导致皮肤破损,引发感染,所以要剪短儿童指甲,避免搔抓。例如,儿童接触某些植物后出现皮肤瘙痒,家长应避免儿童继续接触该植物,并及时清洁接触部位。
老年人:老年人皮肤瘙痒多与皮肤干燥、系统性疾病等有关。由于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弱,更要注意皮肤保湿,可使用温和的保湿霜。同时,老年人若有系统性疾病,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控制血糖、血压等。在洗浴方面,老年人洗澡频率不宜过高,水温不宜过高,选择温和的沐浴产品。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可能出现皮肤瘙痒,可能与体内激素变化、胆汁淤积等有关。要注意皮肤清洁保湿,避免搔抓。若瘙痒严重,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情况,因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可能会影响胎儿健康。
特殊职业人群:长期接触化学物质的职业人群,如化工工人、美发师等,由于频繁接触洗涤剂、染发剂等化学物质,易引起接触性皮炎导致皮肤瘙痒。这类人群要做好职业防护,如佩戴手套、口罩等,工作后及时清洁皮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