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气胸可由肺部感染(儿童肺炎、成人肺炎、肺结核等)、胸部创伤(穿透性和非穿透性)、医源性因素(胸部手术、胸腔穿刺或引流等)引起,不同情况有其相应致病特点及对不同人群的影响,需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防治。
一、肺部感染相关
1.肺炎相关
儿童群体中,肺炎是导致脓气胸的常见原因之一。例如,由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引起的肺炎。肺炎发生时,病原体在肺部引发炎症反应,炎症会侵袭肺组织,导致肺泡、细支气管等结构受损。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为例,细菌产生的毒素等物质可破坏肺组织,引起肺组织的坏死、液化,形成脓肿,脓肿破裂后可累及胸膜,导致脓胸,若同时累及胸腔内的肺组织,就可能发展为脓气胸。对于儿童肺炎患者,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且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发展,及时进行抗感染等治疗。
对于成人,肺炎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也可能引发脓气胸。一些基础疾病较多的成人,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其肺部本身存在慢性炎症,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发生肺炎的概率增加,且肺炎控制不佳时,更易出现肺部感染向胸腔蔓延的情况,进而导致脓气胸。
2.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
肺结核也可能引起脓气胸。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部后,会在肺内形成结核病灶,病灶可破坏肺组织,若累及胸膜,引起结核性胸膜炎,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胸腔内出现脓液,同时合并气胸的情况。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如艾滋病患者合并肺结核时,发生脓气胸的风险更高,因为这类人群的免疫功能受到严重影响,结核病灶更容易扩散,对肺组织和胸膜的破坏更严重。
二、胸部创伤相关
1.穿透性胸部创伤
例如刀刺伤、枪弹伤等。当胸部受到穿透性损伤时,外界的细菌等病原体可直接进入胸腔,引起胸腔内的感染,同时损伤可能导致肺组织破裂,气体进入胸腔形成气胸,而感染的积液等则形成脓胸,从而导致脓气胸。对于这类患者,需要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包括控制出血、修复损伤的肺组织和胸膜等。在受伤后的早期,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胸部情况,及时发现是否出现脓气胸等并发症。
2.非穿透性胸部创伤
如车祸、高处坠落等导致的胸部闭合性损伤。胸部受到撞击等暴力作用后,肺组织可能会因受到挤压而破裂,气体进入胸腔形成气胸,同时,胸部的创伤可能导致肺组织的小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等成分在胸腔内积聚,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条件,容易引发感染形成脓胸,进而发展为脓气胸。对于儿童胸部创伤患者,由于其胸部组织相对脆弱,更容易受到损伤,且在受伤后可能不能准确表达不适,需要医护人员仔细检查和评估。
三、医源性因素相关
1.胸部手术相关
在胸部手术过程中,如肺叶切除术、食管手术等,如果手术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肺组织漏气,气体进入胸腔形成气胸,同时手术区域如果发生感染,就可能引发胸腔内的感染形成脓胸,从而导致脓气胸。对于老年患者进行胸部手术时,由于其身体机能下降,术后恢复相对较慢,发生医源性脓气胸的风险可能更高。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胸腔引流情况、体温变化等,一旦发现异常,如引流液中出现大量脓性分泌物、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要及时处理。
2.胸腔穿刺或引流相关
如果胸腔穿刺或引流操作时,消毒不严格,可能将外界的细菌带入胸腔,引起胸腔感染形成脓胸,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损伤肺组织,也可能导致气胸的发生,进而导致脓气胸。对于免疫力较低的患者,如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进行胸腔穿刺或引流时,发生医源性脓气胸的风险增加,因为其自身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在进行胸腔穿刺或引流操作时,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