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手术后会出现多种问题,包括疼痛,其程度受手术方式、个人因素及生活方式影响;排便习惯改变,有排便次数和粪便性状的变化且受不同人群影响;肠道功能紊乱,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且受卧床、肥胖、胃病史、精神状态等影响;泌尿系统症状,有排尿困难及泌尿系统感染且与患者自身情况和留置导尿管时间有关;吻合口相关问题,包括吻合口漏(与高龄、营养不良有关)和吻合口狭窄(与肠道炎症等有关);全身症状,有发热(区分吸收热和感染性高热)和乏力(与手术创伤、身体消耗、营养摄入有关)。
一、疼痛
发生情况:直肠癌手术后,患者可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疼痛,手术切口部位是常见的疼痛部位,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与手术方式、个人痛觉敏感度等因素有关。例如,开腹直肠癌手术的创伤相对较大,术后疼痛可能较腹腔镜手术更明显。
影响因素:年龄较大的患者身体恢复相对较慢,可能会感觉疼痛持续时间较长;若患者本身有慢性疼痛病史,对术后疼痛的感知可能也会有所不同。生活方式方面,术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会影响术后组织修复,从而影响疼痛的程度和恢复时间。
二、排便习惯改变
排便次数变化:
部分患者术后排便次数会增多,这是因为直肠切除后,肠道的储存和排便功能发生了改变。例如,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患者,由于肛门括约肌功能受到一定影响,可能会出现便意频繁的情况。
年龄较小的儿童患者,术后排便习惯改变可能会对其生长发育产生影响,需要密切关注其水电解质平衡等情况;老年患者则可能因为身体机能下降,对排便次数变化的耐受能力较差。
粪便性状改变:粪便可能会变细,这是由于肠道吻合口狭窄等原因导致。如果患者合并有糖尿病等病史,高血糖状态可能会影响肠道黏膜的修复,进而影响粪便性状的恢复。
三、肠道功能紊乱
腹胀:术后肠道蠕动需要一定时间恢复,在肠道蠕动未完全恢复正常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腹胀。长期卧床的患者胃肠蠕动恢复更慢,腹胀可能更明显;肥胖患者由于腹腔内脂肪较多,也可能影响肠道蠕动恢复,导致腹胀加重。
恶心、呕吐:麻醉恢复后或肠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时可能出现。对于有胃病史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可能相对较高;年轻患者如果精神紧张、焦虑,也可能诱发或加重恶心、呕吐症状。
四、泌尿系统症状
排尿困难:直肠癌手术可能会累及盆腔神经,导致术后排尿困难。老年男性患者本身可能存在前列腺增生等问题,术后排尿困难的情况可能更易发生;女性患者如果同时合并有妇科疾病,也可能影响术后排尿功能的恢复。
泌尿系统感染: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尤其是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相对较低的人群。留置导尿管时间越长,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越高。
五、吻合口相关问题
吻合口漏:这是直肠癌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发热、腹痛、腹腔引流液异常等。高龄患者、合并有营养不良(如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发生吻合口漏的风险较高,因为营养不良会影响组织的愈合能力。
吻合口狭窄:多发生在术后数月,表现为排便困难、粪便变细等。肠道炎症、吻合口愈合不良等因素可能导致吻合口狭窄,有肠道基础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的可能性相对增加。
六、全身症状
发热:术后吸收热较为常见,一般体温在38℃左右,持续时间较短。如果患者出现高热,可能提示存在感染,如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接受过放疗、化疗的患者,术后发热需要警惕严重感染的可能。
乏力:术后患者普遍会感到乏力,这与手术创伤、身体消耗等因素有关。年龄较大的患者恢复乏力状态的时间可能更长;术后营养摄入不足的患者,乏力症状可能会更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