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肺不张是术后肺组织含气量减少致体积缩小,因呼吸受限等引起;肺部感染是病原体入侵肺部致炎症,可通过多种途径引发。二者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有别,且相互影响,肺不张易致感染,感染也可致或加重肺不张。
术后肺不张是指术后肺组织含气量减少,导致肺体积缩小的一种病理状态。多因术后患者呼吸活动受限,支气管内分泌物黏稠阻塞支气管等引起。例如,腹部手术后患者因疼痛不敢深呼吸和咳嗽,使得支气管内分泌物积聚,堵塞支气管,进而引发肺不张。
肺部感染是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入侵肺部引起的炎症反应。病原体可通过空气吸入、血行传播、邻近感染部位蔓延等途径进入肺部引发感染。比如,术后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口腔定植菌可误吸进入肺部导致细菌感染。
临床表现
术后肺不张主要表现为术后一段时间后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浅快、心率增快等。查体可发现患侧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等。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术后肺不张可能症状相对隐匿,而成年患者症状相对较明显。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老年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术后肺不张可能会加重原有的呼吸困难等症状。
肺部感染除了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外,严重时可出现畏寒、寒战、胸痛、呼吸困难等。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临床表现有一定差异,如细菌性肺部感染多有脓性痰,病毒性肺部感染咳痰多为清痰等。对于儿童肺部感染,可能会出现拒食、烦躁等非典型表现。
影像学表现
术后肺不张在胸部X线或CT上表现为肺叶或肺段的体积缩小,密度增高,邻近肺组织可出现代偿性肺气肿等表现。不同年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可能因胸廓、肺组织等发育情况不同而有一定差异,儿童的肺部组织相对较柔软,肺不张的影像学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但都可通过影像学发现肺叶或肺段的异常密度改变。
肺部感染在胸部X线或CT上表现为肺部出现斑片状、片状浸润影等,可伴有胸腔积液等表现。不同病原体导致的肺部感染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如病毒性肺炎可能表现为间质性改变等。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其影像学表现可能不典型,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实验室检查
术后肺不张患者的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一般无特异性改变,若合并感染时可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等感染指标异常。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血常规的参考值范围不同,儿童的白细胞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需要依据儿童的年龄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指标异常。
肺部感染患者血常规检查常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炎症指标明显升高。不同病原体感染时,炎症指标的变化有一定特点,如病毒感染时白细胞可正常或降低,而细菌感染时多有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肺部感染,实验室检查需要考虑孕期的生理变化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术后肺不张与肺部感染的联系
相互影响
术后肺不张可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因为肺不张导致局部肺组织通气功能障碍,分泌物引流不畅,有利于病原体的滋生和繁殖,从而容易引发肺部感染。例如,术后肺不张的患者,其肺内的分泌物难以排出,为细菌等病原体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增加了肺部感染的可能性。对于老年患者,本身肺功能储备较差,术后肺不张后更容易合并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也可能导致或加重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可导致支气管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进一步堵塞支气管,加重肺不张的程度。儿童肺部感染时,由于其气道相对狭窄,更容易因感染导致支气管堵塞而引发肺不张。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患者,如支气管哮喘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更容易出现肺不张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