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引起的胸腔积液有多种症状。呼吸困难是因积液压迫肺组织致肺扩张受限,不同人群表现有别,轻度活动后气短,重者端坐呼吸;胸痛是肿瘤侵犯或积液刺激胸膜所致,不同人群感受和表述不同,性质多样;咳嗽是胸腔积液刺激支气管黏膜引起,不同生活方式人群表现有差异;全身症状包括发热(肿瘤坏死吸收低热或合并感染高热)和消瘦(肿瘤消耗及食欲减退致),不同年龄患者表现不同。
发生机制:肿瘤导致胸腔积液后,积液会压迫肺组织,使肺的扩张受限,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呼吸困难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例如,儿童可能会出现呼吸频率加快、鼻翼扇动等表现,这是因为儿童的呼吸代偿能力相对较弱;成年女性可能在活动后更容易感到气短,而成年男性在病情较重时才会明显出现呼吸困难。有基础肺部疾病或心脏病史的患者,可能原本就存在呼吸功能或心功能的异常,肿瘤引起胸腔积液后,呼吸困难的症状会更加明显,且进展可能更快。
具体表现:患者会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轻度积液时可能仅在活动后出现气短,随着积液量的增多,休息时也会感到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即患者被迫采取端坐位以减轻呼吸困难。
胸痛
发生机制:肿瘤侵犯胸膜或者胸腔积液刺激胸膜会引起胸痛。肿瘤侵犯胸膜时,可直接损伤胸膜的神经末梢;胸腔积液增多时,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相互摩擦以及积液对胸膜的刺激都会引发疼痛。不同年龄人群胸痛的感受和表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不太会准确表达胸痛,更多表现为哭闹不安等异常行为;成年女性可能会描述胸痛为隐痛、刺痛等,而成年男性可能会感觉胸痛较为剧烈。有胸部既往病史的患者,对胸痛的感知可能会有差异,比如曾有胸膜炎病史的患者,对胸腔积液引起的胸痛可能更为敏感。
具体表现:胸痛的性质多样,可为隐痛、刺痛、牵拉痛等,疼痛程度不一,有的患者疼痛较轻,仅在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有的患者疼痛较为剧烈,可放射至肩背部等部位。
咳嗽
发生机制:胸腔积液刺激支气管黏膜可引起咳嗽。肿瘤导致胸腔积液后,积液的存在会改变胸腔内的环境,刺激呼吸道感受器,从而引发咳嗽反射。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咳嗽的表现也有区别。长期吸烟的患者,本身呼吸道可能已经存在一定的损伤,肿瘤引起胸腔积液后咳嗽可能会加重;而不吸烟的人群,咳嗽相对可能较轻,但也会因积液的刺激而出现咳嗽症状。有慢性咳嗽病史的患者,肿瘤引起胸腔积液后的咳嗽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原有疾病的加重,需要仔细鉴别。
具体表现:咳嗽可为刺激性干咳,也可伴有少量咳痰,咳嗽程度轻重不一,部分患者咳嗽较为频繁,尤其是在体位改变时,如卧位改为坐位时,咳嗽可能会加重。
全身症状
发热:肿瘤组织坏死吸收或者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发热。如果是肿瘤坏死吸收引起的发热,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如果合并感染,则可能出现高热,体温可超过38.5℃。不同年龄的患者发热表现有所不同,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发热时可能伴有寒战等表现;老年患者发热时可能体温升高不明显,但全身状况可能较差。有免疫功能低下病史的患者,如接受过化疗的肿瘤患者,更容易出现感染性发热,且发热时感染的表现可能不典型。
消瘦:肿瘤是消耗性疾病,会导致患者机体代谢紊乱,营养物质消耗增加,同时患者可能因胸腔积液引起的不适而食欲减退,从而出现消瘦。不同性别患者消瘦的表现可能没有明显差异,但女性可能更关注自身的体重变化。对于老年患者,消瘦可能会加速,因为老年患者的基础代谢率较低,且往往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营养吸收和利用相对较差。有长期慢性疾病且营养状况不佳的患者,肿瘤引起胸腔积液后消瘦会更为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