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肿瘤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良性肿瘤根据患者年龄等行患侧或双侧卵巢肿瘤剥除术等,恶性肿瘤早期行全面分期手术,晚期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化疗用于辅助或姑息治疗,常用铂类等及相应方案;放疗用于局部残留等,有副作用需评估;靶向治疗针对有特定基因靶点者;特殊人群如生育期、老年、儿童及青少年患者治疗需各有注意事项,兼顾病情与相应功能保护等。
一、手术治疗
1.良性卵巢肿瘤:
年轻患者:若为单侧肿瘤,多采取患侧卵巢肿瘤剥除术或卵巢切除术,尽量保留正常卵巢组织及对侧正常卵巢;若为双侧肿瘤,也会争取行卵巢肿瘤剥除术,以保留部分卵巢组织。例如,对于生育期女性单侧良性卵巢囊肿,通过手术剥除囊肿,最大程度保留卵巢功能,有利于日后生育。
老年患者:若肿瘤较大或怀疑恶变,多考虑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但需充分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及手术风险。
2.恶性卵巢肿瘤:
分期手术:早期(Ⅰ-Ⅱ期)患者行全面分期手术,包括腹腔冲洗液或腹腔积液细胞学检查、全面探查、对可疑病灶活检、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等。
肿瘤细胞减灭术:晚期(Ⅲ-Ⅳ期)患者尽可能切除原发病灶及转移灶,使残余肿瘤直径小于1cm,这对预后至关重要。如对于晚期卵巢癌广泛转移的患者,通过手术尽量切除肉眼可见的肿瘤病灶,为后续化疗创造有利条件。
二、化学药物治疗
1.适用情况:
辅助治疗:无论是良性卵巢肿瘤术后怀疑有恶变倾向,还是恶性卵巢肿瘤,术后均常需辅以化疗。例如,卵巢上皮性癌术后多数需化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姑息治疗:对于晚期无法手术或复发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可作为姑息治疗手段,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2.常用化疗药物及方案:常用药物有铂类(如顺铂、卡铂)、紫杉醇等。常用方案有TP方案(紫杉醇+卡铂)、TC方案(紫杉醇+卡铂)等。不同病理类型的卵巢癌可能选用不同方案,如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常用BEP方案(博来霉素+依托泊苷+顺铂)。
三、放射治疗
1.适用情况:
局限性病变:对于局部残留病灶或转移灶,可考虑放射治疗,如术后盆腔残留小病灶的照射。
特殊病理类型:某些对放疗敏感的卵巢恶性肿瘤,如无性细胞瘤,术后可辅以放射治疗。但放射治疗会带来一定副作用,如放射性肠炎、骨髓抑制等,需谨慎评估。
四、靶向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某些具有特定基因靶点的卵巢癌患者,可考虑靶向治疗。例如,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卵巢癌患者,可考虑PARP抑制剂靶向治疗,如奥拉帕利等,能特异性抑制肿瘤细胞DNA修复,达到抗肿瘤效果。但靶向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是否适合。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生育期女性:在治疗卵巢肿瘤时,需充分考虑对生育功能的影响。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方式,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治疗方案的利弊。例如,对于年轻、渴望生育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优先选择卵巢肿瘤剥除术,术后密切监测卵巢功能及受孕情况。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在治疗前需全面评估患者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全身状况,选择相对温和的治疗方案,手术中要精细操作,减少创伤,术后加强监护及并发症防治。
3.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卵巢肿瘤在儿童及青少年中也可发生,治疗时需特别注意保护患儿的生长发育及内分泌功能。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更加谨慎,尽量保留正常卵巢组织及子宫,以保证日后的生长、第二性征发育及生育功能。化疗时要注意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潜在影响,密切监测患儿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