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肿瘤切除术后需从伤口护理、呼吸功能锻炼、生活起居、饮食营养及并发症预防与监测等方面进行综合护理。伤口护理要保持清洁干燥,不同年龄患者有不同护理重点;呼吸功能锻炼包括深呼吸和咳嗽咳痰训练,不同年龄患者锻炼方式有别;生活起居要注意休息活动逐步增加、营造适宜环境;饮食要遵循营养摄入原则,特殊情况特殊调整;要密切监测肺部及其他并发症,不同年龄和病史患者需关注不同并发症风险。
一、术后恢复与护理
(一)伤口护理
肺部肿瘤切除术后需密切观察伤口情况,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护理重点略有不同,儿童皮肤娇嫩,更要注意避免外力摩擦伤口;老年患者伤口愈合相对较慢,需尤其关注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若发现伤口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二)呼吸功能锻炼
1.深呼吸练习:术后早期就应进行深呼吸练习,通过缓慢深吸气使肺部充分扩张,再缓慢呼气,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天3-4次。不同年龄患者呼吸功能不同,儿童可在家长协助下进行简单的呼吸引导;老年人可根据自身耐受程度适当调整呼吸节奏和深度。深呼吸有助于促进肺部气体交换,预防肺不张等并发症。
2.咳嗽咳痰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先深吸气,然后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雾化吸入等辅助措施来稀释痰液。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需要专业医护人员或家长帮助拍背促进排痰;老年患者由于咳嗽反射减弱,更需重视有效咳嗽咳痰训练。
二、生活起居注意事项
(一)休息与活动
术后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但也应根据身体恢复情况逐步增加活动量。一般术后初期以卧床休息为主,可适当进行床上翻身、四肢活动等。随着恢复逐渐增加下床活动的时间和范围,如在床边站立、短距离行走等。儿童患者需要家长陪伴下适当活动,避免过度疲劳;老年患者活动时要注意安全,防止摔倒,活动量应循序渐进,以不感到劳累为宜。
(二)环境要求
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清新、流通,温度和湿度适宜。室内温度一般保持在22-25℃,湿度保持在50%-60%。对于儿童和老年患者,更要注意环境的舒适性,避免寒冷空气刺激引起呼吸道不适,也不宜过于干燥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
三、饮食营养
(一)营养摄入原则
术后患者需要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以促进身体恢复。蛋白质可选择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维生素可通过新鲜蔬菜和水果来补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需求更高,要保证营养均衡全面;老年患者可能存在消化功能减退等情况,饮食应易于消化,可适当增加流食、半流食的比例,但要保证营养充足。
(二)特殊饮食注意事项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辛辣食物可能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等不适;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还需注意饮食中糖分的摄入控制;有高血压的患者要限制盐分摄入等,根据不同病史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饮食。
四、并发症预防与监测
(一)肺部并发症
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发热、咳嗽加重、呼吸困难等情况,警惕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儿童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更易发生肺部感染,要注意观察其呼吸频率、精神状态等;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需加强监测。一旦出现上述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二)其他并发症
关注患者有无胸痛、心慌等情况,预防心血管等其他系统并发症。不同年龄和病史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不同,如年轻患者相对发生心血管并发症风险较低,但也不能忽视;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则需格外警惕心血管方面的问题,定期监测生命体征等。